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第1051节 (第3/3页)
的评选、抽奖,至今都不晓得大少奶奶为啥管干活最勤快的人叫劳模,想必就是个称谓吧。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奖励的的确确都是真金白银! 有了银钱的动力,下人们干活明显利索多了。 况且,他们也想看看:大少奶奶想的这个法子,究竟能不能种出只有春天、夏天才能吃到的刺坨、水瓜。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不出几天,就把地开出来了,草帘子暖棚搭好了,种子播下去了,之后就是日常的浇灌、施肥、悉心养护了。 那厢,二夫人也忙得焦头烂额,但想想东院一家去了庄子上,府里的大事小事都抓在她手里,心里又隐隐升起了几分快意。 当城里城外飘起初雪时,温泉庄子派人捎来口信,说大公子身体不适,恐难回府过年,还望老太君海涵。 老太君颇感遗憾,本以为今年过年一大家子能团圆了呢,前几年,因为大孙子昏迷不醒,年都过得清清淡淡的,没什么滋味。 没想到…… “唉。”老太君叹了口气,“昭儿的身子骨,到底还是受了影响。” 承爵的事,看来真要考虑换人了。 二夫人嘴上安慰了几句,心里高兴得很。 东院那一家三口不回来正好! 徐氏花心思捣鼓出来的琉璃大棚便宜了她! 正愁年节送礼走人情又是老几样,缺乏新意,这下,琉璃大棚种出来的鲜蔬可以添到礼单里了。 今年要送礼的对象多了两个儿子的未来岳家,这礼啊,得花点心思才行,可不能怠慢了。 二夫人提着细毫笔,郑重地在礼单上添上了每逢冬季就特别受欢迎的时令鲜蔬。 考虑到鲜蔬最好是现摘现送,因此二夫人没有提前准备。 而是到了送年节的吉庆日子,才派人去东院八卦田的琉璃大棚采蔬菜。 打算采上来以后,去掉脏污的根部、清理得干干净净的放置到贴有红封的箩筐里,和其他礼担一起装上马车去送礼。 她派去的人还没走出西院,听闻四皇子来了,还带来了各宫给薛昭瑾夫妇俩的丰厚赏赐,说是前阵子由他捎去宫里的蔬菜,让父皇龙颜大悦,这不,带着父皇、母后以及各宫娘娘们给的赏赐,顺便来拉第二车。 “阿瑾出发去温泉庄子前,与本宫说过,琉璃大棚里的蔬菜,留足府里过年的份额,其余交由本宫做主。既然父皇、母后如此青睐琉璃大棚种出来的鲜蔬,那余下的本宫就全部带走了。” 满满当当两马车赏赐拉进东院,换了两车搁平时廉价得要死的蔬菜,看得二夫人眼红不已。 早知道,在东院大动土木搞什么八卦田、琉璃大棚的时候,她也照搬着在西院盖一座了。那今天这两马车来自宫里的赏赐,岂不是也有她的份了? 亏大了亏大了! 二夫人感觉心口又疼了。 等她反应过来,琉璃大棚里的蔬菜被四皇子带来的人采得快空了,留下的也只够府里自己过冬吃,给娘家送两筐都不一定够。 一筐倒是凑得出来,可送礼一向都是成双成对送的,一筐孤零零的多难看啊! 另外,她还想给两个亲家送些尝尝鲜呢! 这下咋整? 礼单都添上了,结果礼没了着落…… 一想到回去还得重新誊抄一份礼单,二夫人整个人都不好了。 关键老太君不提给她娘家送一份新鲜菜蔬尝尝鲜,她也不好意思主动提啊。 最后只能悄悄从西院的份例上克扣了一点下来,送去娘家。 为此惹得两个亲儿子儿子都对她有意见了:自己都吃不够呢,还往外送。 更别提那两个小畜生庶子,若不是她派人盯着,搞不好会去荣安院找老太君告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