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7章 (第2/2页)
断过程。 说实话,李子越找到这张被撕毁的日记是偶然,他翻垃圾桶另有目的。 日记中提出,今天22号,是“我”生日,“我”邀请对面人前来一起吃【压缩饼干】,但饼干在哪里? 任何能与饼干扯上关系的东西都找不到,桌上只有一盘冰冷发臭的肉。 好了,再把所有发现和猜想都汇总。 李子越看了眼门口时钟。 离10点整还有不到一分钟。 1“我”被困在这个屋子里,无法出去。 2对方借了“我”的散文,而散文在这间屋子床头(不排除“我”只借了一部分书的情况,2号信息存疑)。 3找不到压缩饼干,只有冷肉,日记中提到对方会赠与“我”一些肉。 上述三条信息推出一个猜测——李子越所在的这个屋子,真的就是“我”的屋子吗? 如果是“对方”的屋子,上述三条皆合理起来。 如果此刻“我”就在对方屋子里,那么……对方又在哪里? 还有一点。 李子越看着自己受伤的手腕。 其实最后日记的误导底层逻辑是很奇怪的。 如果整件事单纯只是一个“我”被人谋杀的案件,根本不需要最后日记误导。 这地方到处都是丧尸,活人快要死完了,谁有闲情雅致主张正义查一查到底是谁谋害的“我”? 杀了就杀了,事后怪给丧尸,谁又说得清楚? 这句误导使得李子越直接产生危机感,从而想要逃离这个房间,换句话说,误导是为主线服务的,而这误导却直接把李子越往循环不归路上逼。 一切再次清晰。 不管李子越在谁的房间,想要杀“我”的人都没有敲门的必要,敲门的npc大概率只是个引导李子越走向错误循环的诱饵。 他让李子越误认为整个场景里只有他和李子越两个人,如果李子越是“我”,那么敲门的npc就是想要害“我”的人。 这条思路下,李子越如何完成救“我”主线? 只有顺从系统提醒逃跑。 如果要避免逃跑这条路,只需要把一切猜测都颠倒,回到最开始。 “我”手腕受伤就能表明,“我”就是“我”吗? 如果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我”邀请他来→他绑了我→我挣脱→绑了他→他挣脱→绑了我,并把我带到这屋子来。 也能解释上述。 同时李子越根本不需要逃跑。 因为李子越所扮演角色并非“我”。 而是绑架“我”的人。 【好好好,我又昏了,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我”不“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