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8节  (第2/2页)
在关外的人们都清楚有甲胄和无甲胄的区别有多大,因此当甲胄到手之后,他们也心安了不少。    可惜饶是如此,却还是有人因为紧张和压力而失眠的睡不着。    这一夜的鸡西堡内外火光通明,睡不着的人有许许多多。    只是伴随时间流逝,饶是他们压力再大,却不得不屈服于身体的本能,缓缓睡了过去。    在江滚马啸声之中,一夜很快过去。    伴随天色渐渐亮起,所有人纷纷起床为今日可能爆发的一战做准备。    城内的渤海军烧火做饭,备水备柴。    城外的兀良哈大军砍伐树木,督造云车、云梯和吕公车、回回炮等攻城器械。    不过在双方交战前,哈剌兀还是想以最小的代价攻下鸡西堡和吉林城,因此他放出了一名女真俘虏去给朱高煦捎话。    “哈剌兀将军说,您如果愿意投降,他可以上表大汗册封您为吴王,并且继续将吉林城作为您的封地,条件只需要您每年为大汗提供粮草就足够……”    鸡西堡城门楼内,朱高煦用刀削着桃子,一名在书院读过书的女真扈从为他翻译面前那女真俘虏的话。    他跪在地上,将哈剌兀让他交代的话纷纷交代,眼神惶恐的看着四周沉闷着的渤海军将校们。    对于哈剌兀的话,朱高煦吃了一口桃肉,满不在意的对那俘虏询问:“还有家人吗?”    “没有了,都死了……”提及家人,那俘虏愣了愣,随之痛苦说出答案。    “既然没了家人,就在这城里呆着。”朱高煦说着,转头对林粟交代:“给他一把刀,能杀几个胡兵看他自己。”    “是!”林粟作揖应下,对这名俘虏也没有太大敌视。    说到底,这些人也曾是渤海军庇护之下的女真部落,不过因为他们的头人愚蠢而丢了妻儿老小的性命。    如今渤海军正缺人,杀一个俘虏对他们来说也无法提升士气,更何况这俘虏还是女真人,若是被其它二十四部的女真人看到,恐怕会影响士气。    “呜呜呜呜……”    刚收下这女真人没多久,城外就响起了号角声。    城门楼口的一名百户官观察了兀良哈人的动向后,转身走入楼内对朱高煦作揖:    “殿下,胡兵开始进攻了,他们分成了两部,一部往哈达岭去了。”    “数量呢?”朱高煦头也不抬,继续吃着那桃子。    “各千余人,应该是试探我军布置。”百户官低头回答,朱高煦听后也应了一声,继而对林粟吩咐道:    “都吃得差不多了,现在也就该干活了。”    “传我军令,女真扈从凡杀一人,可入吉林城,受均田。”    “渤海军凡杀一人,赏田五亩,酌情擢升官职。”    “沈阳中卫千户官兵凡杀一人,赏钱三贯!”    “是!”听到朱高煦开出的赏赐,众人皆激动回礼。    眼下是洪武年间,由于明军多次出塞,动辄斩首数千上万,因此对于斩首并没有太大的功赏。    赏钱三贯看似不多,但在这个普通百姓一年也就十贯左右的时期,三贯钱足以做许多事情。    对于辽东的官兵来说,吉林城的田地他们不感兴趣,他们对钱更感兴趣。    只要杀几个鞑子,家中一整年的开销就有了。    对于吉林城的官兵来说,赏田五亩无疑是最大的激励,尤其是对于女真扈从来说,只要杀三五个人,他们就可以全家在吉林城衣食无忧。    吉林城的均田政策对于饱受头人压迫的他们来说,不亚于翻身农奴把歌唱。    只要杀一个人,全家人都能在年底得到数亩的均田,何况这个均田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每年都有。    “杀!杀!杀!”    不多时,伴随军令传达,整个鸡西堡防线开始响彻喊杀声,所有人只觉得干劲十足。    这样的情况,也被兀良哈营垒之中的哈剌兀察觉,不过他不以为意。    在他所掌握的情报里,吉林城不过千余官兵,算上男丁也不过两三千人。    即便女真人南逃加入其队伍,数量最多也不会超过四五千。    况且这群人之中,只有那一千多甲兵有战斗力,只要甲兵消耗光,整条防线就会立马崩溃。    带着这样的想法,哈剌兀冷静等待着派出去的那两千人建功。    他只需要知道哈达岭、和鸡西堡各自的守军是多少,就能决定从哪边下手。    想到这里,他安静骑在马背上,看着己方千余兵马向哈达岭、鸡西堡进发。    进攻鸡西堡的胡兵推着回回炮到前线,随后开始将昨晚刚才到的石头放上回回炮,挥木槌砸下。    “砰!”    十五架回回炮发射,十来斤的石头被抛射出半里逾的距离,最后沉重砸在了水泥墙上。    拌有水泥和碎石的水泥墙被砸出白印,尘土飞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