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59节 (第1/2页)
姜舒闻言眸光一亮,拉着姜母去寻姜父。 姜父方洗漱完准备用早饭,姜舒见了立即上前给姜父盛粥。 “女儿在家就是好啊。”姜父眼眶发热的感慨。 看着姜舒盛粥布菜的身影,姜父心头暖意融融。仿佛这六年只是一场梦,姜舒还是当年那个围在他们身边孝顺的乖女儿。 姜母没说话,默默的看着姜父往姜舒的坑里跳。 “爹,快吃吧,一会儿该冷了。”姜舒把吹到温度正好的粥放到姜父面前。 姜父接过,心情愉悦的吃了起来。 耐心等着姜父吃完,姜舒才斟酌道:“爹,我有件事想跟您商量。” “什么事?”姜父不以为意。 姜舒郑重道:“我想跟您学经商。” “啥?”姜父以为自己听错了,诧异的看了姜舒和姜母一眼。 “我想跟您学经商。”姜舒重复。 姜父皱眉:“女儿家不能抛头露面,学什么经商。” 经商可不是在后宅指点就行,得时常出去巡铺考量,观察时事。 “我可以扮成男子,这样就方便出门了。”姜舒早有打算。 姜父瞪大双目,看向姜母道:“她这是魔怔了还是发烧了,赶紧找大夫看看。” 姜母轻咳道:“舒儿她好的很,就是想学经商。” “女儿家经什么商?在家享清福不好吗?”姜父大为不解。 经商并不是件好玩儿的事,不仅要与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出远门跑商更风餐露宿危机四伏,并不适合姜舒这样的女儿家。 “姜家产业众多,阿弟年纪又小,爹一个人经营太辛苦了,我想为爹分担分担。”姜舒诚孝道。 姜父心下感动,叹道:“经商没你想的那么容易。” 姜舒明白姜父的心思,于是提议道:“我跟爹学三个月,若三个月后我没有经商之能,我便老老实实待在家里。” “看来你是铁了心了,你就不怕抛头露面坏了声誉往后无人敢娶?”姜父隐有担忧。 姜舒一脸正色道:“若真是如此,那这样的男人也不值得我嫁。” 六年时间足够让姜舒明白,温顺规矩并不能换得尊重和怜惜,不如坦然做自己。 姜父沉默良久,觉得姜舒说的似乎有理,犹疑着同意了三月之约。 “谢谢爹,谢谢娘。”姜舒激动不已,壮志满怀。 傍晚,姜宁放学归家,看到姜舒身着男装,乌发高束,不施脂粉描粗眉毛,从女娇娘变成了姜公子。 “如何?”姜舒嘚瑟的在姜宁面前转了一圈。 姜宁看呆了,惊的笔掉到了地上。 “阿姐,你穿成这样做什么?” 姜舒挑眉道:“我要跟着爹学经商。” “女子经商?”姜宁觉得他姐实在太飒了。 于是从那天起,姜父身边就多了个俊秀公子,跟着他学做生意。 姜舒本就聪慧,对经商又颇感兴趣,之前掌管嫁妆铺子也略有接触,是以学的很快。 不过一两月功夫,她就了解了姜家各类各铺的要点,成了姜父的得力助手。 这日姜舒同姜父巡完粮铺,中途歇息喝茶探讨时,绸庄伙计匆匆来报。 “东家,不好了。” 姜父放下茶盏:“出什么事了?” 伙计道:“今日我们去码头接货,一车货都没有接到。” “怎么回事?”姜父肃色问。 “给我们供货的绸商出尔反尔,改与方家合作,今日到货的丝绸都被方家拉走了。” “岂有此理。”姜父拍桌而起,步履匆匆。 姜舒赶忙起身跟上。 眼下已是初冬,正是换季添衣的紧要关头,绸庄营利的重要时期。若断了货,姜记绸庄将损失惨重。 姜父到绸庄了解清楚始末后,去客栈找送货的赵掌柜。 “我们合作多年,你们为何突然断货?”姜父愤怒质问。 赵掌柜早有准备,拿出同姜家签订的货契和几张银票道:“姜老板别恼,按照规矩,赔偿双倍定金,你点点。” 看到那几张银票,姜父顿时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