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82节 (第1/2页)
掌柜听到刘掌柜对姜舒的称呼,笑脸微讶。 这般年轻俊俏的东家,真是少见,不知是何方神圣?希望是个大商户,能多买走些绸货。 “行,那我们去外边谈吧。”姜舒抬脚往外走。 几人来到客座坐下,掌柜略有些急迫的问:“不知公子要购多少绸货?” “这得看你们的出货价来决定。若是贵了便少购些回去试试,若便宜那就多要些。” 姜舒细品着西湖龙井,神色从容悠然并不着急。 掌柜也是人精,挑明道:“上京离临安足有两千里之遥,公子劳顿至此,定然是大需或急需。我王家绸货不论是品质还是价格,都是临安府最公道的,公子可去打听打听。” 姜舒但笑不语。 刘掌柜适时接过话头道:“上京乃天子脚下,贵人满地,吃穿用度皆是最精良之物,若非上品,根本入不了他们的眼。” 刘掌柜此话是在告诉掌柜,他们先前卖的绸货品质也不差。同时也是在暗讽,王家绸货一直未入上京,也未见得有多好。 两人你来我往暗中较劲,互相试探对方虚实底线。 姜舒和檀玉喝着茶,默默聆听学习。 见两人较量的差不多了,姜舒搁下茶盏道:“来的路上听闻了王家的一句闲话。说王老板病重,少东家不擅经营,不知可有此事?” 姜舒说的很含蓄,但掌柜明白他既能说出此话,便知悉事实。 深深看了他们一眼,掌柜神伤点头:“可怜老东家一番心血,唉!” 姜舒赶忙道:“我问此别无他意,只是想知道王家绸货能供应多久。” 说实话,王家绸货品质甚好,她很想与之长期合作。可按王公子的行事之道,恐无法如愿。 “几位既已听闻王家之事,我便也无所隐瞒。说实话,我也不知将来会如何。”掌柜摇头重重叹息。 姜舒也不强求,只谈眼下道:“若我们要的多,价格掌柜可能做主?” “这……”掌柜迟疑了一瞬,慎重道:“公子先草定下所需品类数量,再将底价告知于我,我去问询老东家。” 王老板重病卧床,微末小事都由掌柜和王公子做主,只有大买卖才会劳王老板费神决策。 “行,拿纸笔来吧。”姜舒干脆果断,并不拿乔。 王家等不起,姜记也等不起,没必要互相拖延为难。 纸笔拿来后,姜舒直接让刘掌柜写。 姜记绸庄向来由刘掌柜负责,所需货量和价格,刘掌柜都比她更清楚。 将写好的纸张交给掌柜后,姜舒起身道:“掌柜事忙,我们便不打扰了。” “公子慢走。”掌柜送他们下楼,顺道问了他们的落脚客栈。 从王家绸庄出来后,天色还早,姜舒决定再去逛逛其他绸铺。 走了没多远,在闹街看到一家气派绸庄,铺前人进人出络绎不绝。 姜舒和刘掌柜对视一眼,抬脚走了进去。 他们虽想买王家的货,但也并没有把握一定能成。再则,王家不能长期合作,只能暂时供货,他们还需另寻源商。 几人进铺挑看了一番,问了问价格,也向掌柜询问了下合作定价。 掌柜姿态散漫,只当他们是问着玩儿,随意敷衍了几句。 姜舒也没有计较,出来后又随意往前逛。 “方才那家绸庄生意甚好,恐价格偏高难以压价。”刘掌柜细致分析。 姜舒点头:“我们再看看其他家,也不一定非盯着前三的名头。” 临安府前三的绸庄,品质自然是好。可排名在后的,也未必不好。 之前与姜记合作的源商,便不甚有名,但货品质量过硬,从未出过差错。 若非方家挖角,姜记定会与之长久合作。 “江南水乡,就像从画中映出来的一样,真美啊。”檀玉不懂生意,只顾着欣赏美景。 姜舒闻言也细瞧起来。 与热烈繁荣的上京不同,临安秀美如画,充满了诗情画意,瞧的人心旷神怡。 三人继续往前走,天色渐沉。 落日与晚霞交相辉映,提醒赶路人夜幕将临。 “主子,前面就是驿站,天马上就要黑了,只能在此处落脚歇息。”追云打开车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