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115节 (第1/2页)
自从回了姜家,姜舒便少了许多顾忌,楮玉也渐渐知晓了她同郁峥的来往。 只是姜舒嘱咐她们,眼下还不是时候,万不能走露出去。 姐妹俩郑重保证,绝不辜负姜舒的信任。 毕竟这事儿,连姜父姜母姜宁都不知晓。 姜舒倒也不是有意瞒着他们,只是时机未到,说了怕他们担心,徒增烦忧。 姜舒让楮玉寻了只小巧瓷瓶,将芍药插好放在妆台上,每日一醒来便能瞧见。 楮玉觉得一支有些单调,便问:“姑娘,我瞧檀玉那有许多,可要再拿些过来?” 姜舒摇头:“不用,养好这支便成。” 郁峥折给她的这支芍药初初绽放,精心养护还能开上几日。 这一夜,姜舒闻着芍药清香,睡的无比香甜。 次日一早,姜母来了姜舒的院子。 “你昨日做什么去了?听下人说天黑了才回来。”姜母一脸忧心。 她怎么说也是个姑娘家,回来太晚总归不好。 姜舒清咳一声,眸子忽闪道:“没去哪儿,就在外面逛的晚了些。” 姜母也并非要追问她的去处,不过是担心她的安危罢了。 “你可忙完了?明日宁儿放旬假,可在家照看你爹,我们正好去昭觉寺。” 这才是姜母来的主要目的。 姜舒一想最近姜记无甚要事,可得些空闲,便点头应下。 “那就明日去吧。” 得到准话,姜母放了心,盘算道:“明日除了给你求平安,也顺道求求姻缘。” “啊?”姜舒惊诧。 姜母以为她是不愿,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道:“你既已和离,便该放下过往,重新开始。” “不是,娘,我……”姜舒欲解释,被姜母亲打断。 “你放心,这一次娘不会再逼你,也不会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姜母一脸宽容。 姜舒扶额,她想说她的姻缘已有着落,不用再求。但姜母却根本不给她机会,仍旧自顾自的劝说。 “舒儿啊,娘知道你对男人很失望。可一个人遇事会茫然无措,两个人则会互相扶持。” “人这一生说短促又漫长,还是该寻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才有个倚靠。” “是,娘说的对,我都听娘的。”姜舒放弃了解释,选择顺从。 反正她和郁峥也还未成事实,求一求说不定更稳固呢。 姜母满意笑了:“这才对,那你忙去吧,娘去准备明日上香事宜。” “对了,你明日可不能穿成这样,佛祖面前不可弄虚作假。” 临走前,姜母特意嘱咐。 姜舒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男子装束,忽然有些心惊。 她上次在灵隐寺上香时,也是这副装扮,佛祖不会怪罪吧? 因为姜母的话,姜舒一整日都有些恍惚。 翌日去昭觉寺时,她听从姜母的话,穿上裙衫薄施粉黛,作正经女儿家打扮。 “这才像个姑娘家该有的样子。”姜母见后连连点头。 母女俩乘马车出城往昭觉寺去。 初夏的天尚不炎热,贵女夫人们都抓住这个时间,结伴去礼佛。 姜舒挑开车帘,还看到不少文人学子,一路游玩赏景作诗。 姜母见后有些鄙薄:“来佛寺路上吟诗作对,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姜舒笑了笑,轻声道:“若能结成良缘,也是美事。” 诚如姜母所言,这些文人学子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世人多爱才子雅士,昭觉寺又是上京贵人最爱的佛寺。 是以这些读书人便瞅准时机,在路上佯装赏景作诗,显露才华与样貌,以引得贵女们青睐。 有人吟着诗抬眸往车窗瞧来,姜舒赶忙放下车帘。 第138章 晦气 第一百三十八章 晦气 看到那些渴盼打量的眼神,姜母摇了摇头。 “读书本是件高雅清流事儿,学有所成也能光宗耀祖改变命运,他们却拿来当作攀龙附凤的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