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140节 (第2/2页)
道:“那你觉得我同毓贵妃有何不同?” 映蓉恍然。 谢婉若继续道:“殿下如今羽翼未丰,难免受人掣肘,可他总有一天会登位,皇后也终会老去……” 到那时,曹慕雪便是能留得后位,也只是同如今的皇后一般,空有虚名罢了。 这些年谢婉若早已想透,女子以夫为天,名份只是空有其表,夫君宠爱才是实质。 就像毓贵妃,她除了没有得到皇后之位外,什么都拥有了。 物极必反,人不能太贪心。 第169章 跪求 姜舒一直记挂着给郁峥回礼的事,最终在楮玉的提议下,决定亲手绣只香囊。 楮玉说,香囊——想郎,是女子送男子最好的定情相思之物。 因着楮玉这话,姜舒和檀玉都拿起针线挑了花样绣了起来。 看着姜舒专注认真的模样,添茶的楮玉轻声道:“姑娘的心意都绣进去了,王爷收到后定会十分欢喜。” 姜舒闻言唇角微弯,想象着郁峥收到香囊后的模样,唇边的笑容越来越大,满心期待。 其实姜舒少时不爱针线,女红做的并不好。 可在靖安侯府那几年,她困在侯府无所事事,百无聊赖时见楮玉做绣活,便也跟着打发时间。 几年下来,竟也学的小有所成,绣出来的东西虽比不上专业绣娘,但也绝对能拿出手。 这日姜舒正在屋中绣香囊,下人匆匆来报。 “姑娘,宫里来人了。” 姜舒一听,赶忙放下手中针线起身去见。 如郁峥所说,是来问名的。 拿到姜舒的生辰八字后没有多留,立时便走了。 许是皇帝和贵妃当真着急,问名没几日,钦天监便择定了吉日,礼部按规制备好聘礼,毓贵妃和郁峥又添置了一些,浩浩荡荡送来姜宅。 饶是姜家大富,见到那堆满前院,走路都需绕道的聘礼,还是被惊到愕眼。 这规格,怕是太子娶妃,也不过如此了。 礼部尚书亲奉上礼书,钦天监监正送上大婚吉日。 这一日,姜家门前看热闹的人经久不散,姜家下人搬运归整聘礼直至落日黄昏。 晚饭桌上,一家人高兴的闲话,姜宁提到了婚期。 “十月十五,阿姐只能在家待两个多月了。”姜宁叹了口气,惆怅的戳着碗中米饭。 虽然郁峥说过姜舒可随意回姜家,他们也可随时去王府,但总归不住在一处,不可能日日见面。 姜父也心生感慨:“一晃你阿姐就要出嫁了,这一年过的可真快。” 他恍惚觉得,姜舒才归家没多久呢。 “你俩还有时间长吁短叹,就剩下两个多月了,可得赶紧着手准备嫁妆。”姜母瞪了父子俩一眼,有些着急。 提起这事儿,姜父霎时正色起来,拿出父亲的态度道:“是得准备,我这腿脚不便,就只能由你和宁儿来办了。” 姜舒羞赧道:“爹娘不必如此,我院中那些嫁妆便够了。” 去年和离归家带回来的嫁妆,姜父姜母并没有收纳,仍旧让姜舒自己留着,足足堆满了姜舒的小库。 “那可不行,你先前嫁的是侯府,这次嫁的皇室王府,嫁妆怎么也得翻一番。”姜父一脸郑重。 “再则,王爷和贵妃特意添聘,送来如此丰厚的聘礼,咱们也得回以诚意才行。” 姜宁也道:“对,阿姐一定要风风光光的出嫁,叫那些不看好的人呕吐血去。” 瞧着少年意气风发的模样,姜舒逗他:“可我若是将家里的财产都带走了,你往后娶媳妇怎么办?” 姜宁挺着胸脯道:“我会自己挣的,再说了,姜记的铺子会一直生钱,等我娶妻时,又是家财满库。” 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要够用就行,一家人不必分的那般清楚。 且姜宁很明白,姜家的铺子现在都由姜舒掌管经营,钱都是姜舒挣的,理应归她。 一家人温馨的说着话,管家来了。 “老爷,姑娘,姜李氏她们来了,跪在门外不肯走。” 管家知晓姜父姜舒他们不愿见,已极力劝说许久,可她们死活都不肯走,甚至直接跪在了门口。 此时天还未黑,路上还有行人经过,看到姜宅门前跪着两妇人,不由惹人注目非议。 “她们又想做什么?”姜母皱着眉头一脸不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