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首辅的屠户悍妻 第59节 (第2/3页)
是看在路边草丛里那几个躲躲闪闪的小屁孩的份儿上罢了。 她当然可以拿出来更多,旁的不说,上回在钱庄打卡签到得到的那三两金子还在她的系统仓库里呢。 但有句话叫救急不救穷。 他们这帮人只是先头部队,后面会有更多的难民来到红叶县,她能帮助一村人,还能帮助十村人,百村人? 而且就算帮他们一村人,也后患无穷,必定会被其他难民盯上。 毕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人都要没活路了,还怕铤而走险? 最最关键的是,她凭啥要帮这一村曾经打劫过自己的人? 如果不是自己力气大,还有武器防身,今儿栽了的可就是她。 她又不是圣母,怎可能不记仇? 不过,她也没白“受惊”一场,至少她知道了饥荒这茬。 所以抵达红叶镇后,她直奔邱家粮店,对掌柜说道:“给我来五袋麦子、五袋粟谷以及五袋黄豆。” 掌柜姓祁,当然认识这位与东家有亲的表姑娘,笑呵呵道:“表姑娘又帮村人捎粮食呢?” 姜椿叹了口气,无奈道:“他们见我家买了新骡车,个个凑热闹似的让我捎粮食,这几天估计都不得消停。” 祁掌柜以为她这是变着法儿地炫耀自家买了新骡车,忙伸长脖子朝外瞅,一惊一乍地夸赞道:“哎哟,这骡子膘肥体壮,是头好骡子!骡车木料也扎实,用个十来年肯定不成问题。” 姜椿做得意状,笑得十分小人得志:“那是,我家不买骡车就罢了,买当然要买最好的!” 祁掌柜连忙又是一连串地恭维。 两人插科打诨闲聊了一会子,店里伙计就将姜椿要的粮食从后头仓库里搬过来了。 祁掌柜挨个解开麻袋,让姜椿检查成色。 姜椿大略看了看,笑道:“都是自家人,我相信祁掌柜不会坑我的。” 祁掌柜笑呵呵道:“东家屡次交待表姑娘来了要好生招待,我哪敢坑表姑娘?” 他亲自将每只麻袋过称。 粮店为了记数方便,一麻袋就是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五十斤左右。 但粮食存放久了,多少都会折秤,所以有人成袋买粮的话,祁掌柜都会重新过一遍称,当场将缺少的斤两补上。 过称完毕后,祁掌柜回到柜台后,拿过算盘,开始算账:“麦子一石八钱银子,五石就是四两银子;粟谷一石四钱二厘,五石就是二两一钱银子;黄豆一石四钱银子,五石就是二两银子。 合计共八两一钱银子,表姑娘是自家人,给您抹去一钱,给八两银子就成。” 姜椿干脆利落地付了账。 得亏她今儿进城要买的东西太多,又摸不准鹿皮靴的价格,索性将家里的三十两银子存款全带上了,不然这会子就得厚着脸皮赊账。 伙计才要抗麻袋包出去给她装车,被姜椿给制止了。 骡车上已经装了一千斤石炭,再装上这十五麻袋两千多斤的粮食,走得还是土路,骡子很可能拉不动。 她对祁掌柜笑道:“骡车已拉了不少东西,我先回村卸下,然后再回来拉粮食。” 祁掌柜自然满口同意。 于是姜椿驾车回大柳树村,将装石炭的麻袋拎进柴房,连跟宋时桉打招呼都没顾上,就急匆匆返回镇上,把买好的粮食给拉了回来。 将这些粮食全扔进粮囤,将两个粮囤全填满后,她总算放松地舒了一口气。 姜家在西河边有三亩上田,一亩上田出产的麦子,交完粮税后剩一石多点,三亩地剩三石半。 这点粮食,也就够他们一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