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的屠户悍妻_首辅的屠户悍妻 第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首辅的屠户悍妻 第61节 (第2/2页)

宋时桉身子骨太弱,身上没火力,即便有取暖炉在,他熬得也艰难。

    万一再感染风寒,又是一场好罪受。

    罢了,还是继续同他睡一个被窝,大不了她克制些,一周让他亲自己一回。

    她无奈道:“既然夫君手脚冰凉,离不得我,那往后咱们就继续睡一个被窝,等开春天暖了再分开睡。”

    将脑袋埋在她怀里的宋时桉嘴角勾了勾,露出个得逞的微笑来。

    不枉他偷摸将两脚伸出被窝冻了许久,到底还是将她给留了下来。

    她这样心软,只要自己拿捏住她心疼自己身子骨这点,适当卖卖惨,甚事都能无往不利。

    得亏是自己,对她没不好的企图,不然她这样单纯的性子,还不知被旁人给算计成甚样呢。

    以后也只好自己多看顾她些,不让旁人有算计她的机会。

    不过这也算不得甚难事,毕竟放眼全京城的人,敢算计他宋时桉娘子的人儿,统共也没几个。

    如果真叫他们成了事,自己上辈子那几十年就白活了。

    第51章

    大柳树村的邹里正倒是个人物。

    他听了姜兆年转述的话, 既没有刚愎自用地表示不信,也没有慌手慌脚立刻召集村民开会。

    而是次日叫大儿子邹明德套车,拉着他进城亲自去瞧瞧情况。

    果见有几波衣衫褴褛的难民在红叶县城外落脚, 扎起了简陋的帐篷。

    只他们停车观察的这两刻钟, 就瞧见从官道上聚集过来几十个难民。

    照这么下去,难民只会越来越多, 形势不容乐观。

    邹里正急忙让长子掉头,赶回大柳树村, 将各族族长以及族老们喊来, 关门商议了半日。

    次日一早天还黑着,他就敲响了晒卖场上的大锣, 把全村人都给召集过来。

    一脸严肃地将隔壁兖州府一年闹两次蝗灾的事情给说了, 然后建议村民家里有粮的不要卖粮, 没粮的趁着粮价还没涨起来赶紧买粮。

    每家每户务必囤够一年的粮食, 挨到明年秋收。

    人群立刻炸开了锅,有那家里粮食或是银钱不宽裕的,不解地问道:“里正,囤粮到夏收就成了?到时收了麦子就能接上茬了,为什么一定要囤到秋收?”

    这么想的显然不少, 话音刚落,立时就有好几个人出声附和。

    邹里正白他们一眼, 没好气道:“咱们齐州府跟兖州府紧挨着, 蝗虫吃光了兖州府的粮食,谁晓得它们会不会飞来齐州府吃咱们的粮食?

    就算蝗虫不飞过来,万一发生个旱灾或是水灾, 到时麦子颗粒无收,粮价又被齐州府的难民搞成天价, 你们买得起吗?

    买不起粮你们吃什么?连挖野菜充饥都挖不了,早被难民挖光了!你们干脆喝风得了!”

    一番话将那几人堵得哑口无言。

    邹里正又缓和了语气,劝说道:“咱村田地多,这几年光景又好,大家手里多少攒下些家资,也别藏着掖着了,该拿出来囤粮就囤粮。

    银钱花没了可以再攒,但家里要是饿死了人,那可是花再多银钱都换不回来的。”

    一番话说得在情在理,村人再无人提出异议,俱都乖巧答应着会囤粮。

    至于私底下会不会阳奉阴违,邹里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他该告知的都告知了,该建议的也都建议了。

    如果他们舍不得银钱买粮囤粮,自己不想给自己活路,那也是咎由自取。

    在邹里正忙活的这两日,姜椿又买回来十石麦子跟三石黄豆。

    不提粮囤里那五石粟米,光麦子她家就囤了二十五石,能吃足足两年了。

    至于黄豆,那都是囤来给宋时桉榨豆油吃的,压根就没被她算在粮食里头。

    当然她也没忘了提醒舅舅郑艺跟表妹王银儿囤粮。

    郑艺家她是亲自去的,从县城回来的次日,她卖完肉后就去了他家。

    结果刚到门口,碰巧就遇到了正急匆匆出门,准备去肉摊子寻自己的郑艺。

    “椿娘我正要去寻你呢,可巧你就来了。”郑艺大喜,也顾不上甚甥舅大防了,扯着她的袖子就往堂屋里拉。

    进了堂屋后,郑艺关上堂屋的门,神神秘秘地说道:“兖州府闹了蝗灾,地里颗粒无收,朝廷也没赈灾,难民都跑咱们齐州府来了,过阵子粮食价格肯定飞涨。

    你回去跟你爹说一声,赶紧买粮囤粮,最好能囤够到明年秋收的粮食,晚了可就买不到平价粮食了。”

    姜椿笑道:“这不是巧了么,我来就是跟舅舅说这茬的,没想到舅舅你竟然早就知道了。”

    她这是关心则乱了,郑艺跟长子郑鹏每日都会进城送肉,好几波穿着破破烂烂的难民在城门外安营扎寨,他怎可能会瞧不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