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从2005开始 第260节 (第2/2页)
就向严鑫和冯曦讲解这个收购案的细节,几次讨价还价都提到了。 说这些也是要让这两个老板对这一次收购多一些了解。 还有接下来的流程应该怎么走,她也做了说明。 严鑫时间大把的,但是冯曦的时间很紧张,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浪费。 一路开车一路说,这样倒是有一个好处,免得一个人开车的时候犯困,那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他们的目的地就在省内另外一个市,距离并不是很远,没到中午十二点就已经到了。 进入到雁城境内,林主管就已经跟那边的投资者打了电话,约定见面的地方,然后直接开过去。 具体的细节已经谈好了,合同也已经在律师的介入下写好了,这一次过来,也就是完成最后一步的手续。 签字,给钱,完成工厂移交手续。 他们约定见面的地方就是那家工厂,在靠近市区的一个镇上,离市区也就是十来公里的样子。 到了那里,厂方的中午饭都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 工厂的老板带着厂长和两个厂里的骨干陪着他们吃饭。 按照他们说好的,厂子被收购之后,老板会走人,但是这些员工还会继续留在这里。 就算以后要把这些员工给替换掉,也需要按照劳动法给遣散费的。 严鑫这边自然不会一过来就把那些员工给开除掉,那工厂就没法运转了。 最多就是在关键岗位上空降那么一两个人过来,让工厂运转一段时间,适合的就留下来,不适合的就辞退,或者是调离岗位。 一起吃一顿饭,也算是跟这几个工厂的骨干增加一下了解。 厂方的这几人了解到收购他们的老板就是严鑫和冯曦这两个年轻得不像话的年轻人之后,一个个都惊讶得很,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严鑫也就算了,好歹二十岁了,也当了那么长时间的老板了,看上去有点像那么回事。 冯曦还在读书,脸上的稚气都没有完全的消除,看着就很小。 这样的人居然是收购这家工厂的投资者,确实挺让人意外的。 尤其是,收购的还是他们这样的生产厂家。 感觉就挺奇怪的。 严鑫都有点替冯曦感到尴尬,不过冯曦表情还挺自然的,也不知道是脸皮厚还是心理素质强大。 吃完饭后,他们还去参观了这家工厂,了解了一下工厂的具体数据,还有生产的情况。 今天就要签合同,要把钱给转过去。 签合同之前肯定要在厂里面看一下,对工厂所有的资产进行验收。 要是这个都不看,直接签合同,那就太傻逼了。 同时,这也是也是新的领导团队在员工们面前的第一次亮相。 这个存在感是必须要刷出来的。 林主管在这之前就已经实地考察多次,过年之后还来过几次,有一些什么样的机器,有多少员工,生产的一些什么样的产品,一天的产能有多少,她都清楚得很。 严鑫和冯曦负责和原老板谈笑风生,林主管就负责和厂长对接厂里的各项物资,互不妨碍。 他们还参观了生产线。 员工们知道今天会来新的老板,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在这里工作的员工,都是附近招过来的大叔大妈,以前都是农民。 招他们这样的人进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个便宜,工资不用开得太高。 工厂包吃包住,一个月五六百块钱。 在沿海地区这样是招不到人的,但是在这里,很多人都愿意进来。 怎么着也得种地要好。 他们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文化,不敢到沿海地区去打工,因为离家太远了,他们怕被坑。 在这个地方上班,工资虽然低一些,但是比种地强,那就可以了。 在外面怕被人欺负,可这里就是他们的老家,投资商想要欺负他们,也得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 他们虽然是本地人,但也不是有恃无恐,不至于对投资商为所欲为,在这工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因为他们更重视这一份稳定的工作。 要是做得太过分了,把投资方给逼走了,厂子黄了,他们的工作就保不住了。 当初传出这家工厂老板要卖掉工厂的时候,就有一些员工忧心忡忡,担心没了这份工作,又得回去种地。 甚至还在反思,是不是因为他们工作不认真,没有让老板赚到钱,逼得老板跑路。 ——这看起来是一种很可笑的思维,甚至会被认为是奴性思维,可是对这些很难找到工作的人来说,可不可笑不重要,是不是奴性不重要,有一份稳定的比种地更赚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种地是他们最后的退路,但是这一条退路也只能保证他们不饿死而已。 这里人均耕地一亩二,只靠着这些耕地,生活会无比的困难。 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他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老板过来巡查,他们心情都有一些忐忑。 虽然原来的老板跟他们说过,新老板承诺了会继续用他们,但是他们心里没有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