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从2005开始 第792节 (第2/2页)
点,对方的资金也不是无限的,上一次打起商战来,打的对方主动过来求和,还约定了以后竞争的准则,这才让食语松了一口气。 但是不打价格战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竞争了。 人家也不只是跟在他们后边学习他们的经验,人家也有自己的优秀的团队,会做出一些比较好的策划,定出一些比较好的规章制度来。 在已经开发成熟的市场,人家不如他们这边那么长时间以来积累下的口碑。 但是在新的市场,大家都是新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他们就没有那么大的优势了。 现在他们的业务覆盖了所有的大城市,还有一部分中等城市。 但还是有很多中小城市没有被他们的业务给覆盖。 那属于未开发市场。 这些未开发的市场,就是他们未来的胜负手。 谁先抢先进入,先把口碑做起来,把市场份额给搞起来,谁就占据优势。 全国那么多城市,他们现在业务覆盖的也就是一两百座城市,还有大量的市场未开发。 这个时候,肖诗语确实也不能掉以轻心。 现在正是开拓的时候,这个时候来享受,以后就要多吃很多苦头。 严鑫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劝了几句之后就没有继续劝了,只是让她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多注意休息,不要把身体给搞垮了。 她能不能够听进去,他也不知道。 不过,肖诗语还是跟他说过,过年会回家的,那时候就可以好好的休息了。 现在离过年也没有太长的时间了,去不去那边,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如果是她希望自己过去,而自己不过去,那自然是很不应该的。 可现在的情况是自己想过去,她却不希望自己过去,怕没有时间来陪伴,当然就得尊重她的想法。 在京城,严鑫时不时的也会去食语在这边的分公司,指导一下工作,了解一下现在的发展情况。 总的来看,现在的发展还是挺不错的。 和竞争对手达成协议之后,没有搞价格战了,甚至在国庆长假后双方还协商过,把服务费用提高那么一丢丢。 ——提价这件事情倒是有充足的理由,因为他们一开始搞优惠,打出来的都是原价多少优惠多少的口号,现在只不过是把优惠幅度给缩小一点,不能视为提价。 如果竞争对手不同意,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提高价格,那等于是自杀。 可竞争对手也撑不住这样烧钱,很爽快的答应了他们的提议,双方一起提高服务价格,而且提高的比例都是一样的。 幅度并不大,对于消费者来说,影响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对于这两家公司来说,那就关系到是亏损还是盈利。 提高了服务价格之后,京城这边的市场居然有了盈利。 不再是每送出一单就要赔一单的钱,竟然还能赚到一点点。 虽然确实只有那么一点点的盈利,但是这对公司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哪怕没有盈利,只要不亏损了,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老是那样烧钱,真的经不住烧。 现在在开拓新的市场,每开拓一个新的市场,都意味着要烧大堆的钱。 没有钱是没有办法培养出那个市场的。 一个健康的结构,就应该是开发成熟的市场带来利润,然后贴不到新的市场上去。要是开发成熟的市场也在亏钱,那必将维持不下去。 在提高单价之后,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两个最早开发的市场都已经开始盈利了,他们在扩展新的服务区域时,已经不需要总部拨款下来,自己就能够搞定。 京城这边,还做不到这一步,要提高覆盖区域,还是得总部拨款。 但是,原有的市场已经开始盈利了,而不是继续贴补钱,那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 哪怕一个月的盈利才几万块钱。 至少不用继续放血了。 严鑫了解到这个事情,比较满意。 但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边的业务其实比长三角的业务开展得还要早一些,但现在长三角那边已经不需要总部的拨款就可以自己开拓新的服务区了,而这边还没有形成那样的能力。 那就是做得还不够。 他把那边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分享了出来,还提到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他们能够改进。 能优化的优化,能节省的节省,这样成本才能够降下来。 降下来的成本,就是他们的利润。 公司想要进一步的扩张,想要获得更多更大的投资,那就需要让投资者看到他们的盈利能力。 一直亏损,可没有多少投资方愿意投资。 上一次贷款那么多,着实让食语公司阔气了一把,趁着那股东风一口气开拓了好多新的市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