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从2005开始 第809节 (第2/2页)
的记者采访完特意赶过来的副镇长之后,听到村主任说投资建这个工厂的老板过来了,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问要不要去采访一下。 顿时就来了兴趣,带着摄影过来采访严鑫。 问他投资这么一家酸菜加工厂的初心是什么。 严鑫本来有一些紧张的,但真的说起来之后,又发现没啥值得紧张的。 于是就把自己为什么要投资这么一家酸菜加工厂的原因说了出来。 ——在外面挣到了一点钱,看到村里老乡们的收入还不是很高,就想着投资这么一家农产品加工厂,让村民能够种植一些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创造一些工作岗位,提高大家的收入。 他还提到了,这一家酸菜加工厂只是他们的第一个投资,明年还会投资几家新的农产品加工厂,要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带领大家走上富裕的道路。 这些都是他真心的想法,也是他未来的规划,不需要打草稿就能够说出来。 记者有没有相信他不知道,但他自己是相信的,他确实就是这样的想法。 七点四十左右,冯晨带着老婆孩子过来凑热闹,他也是投资者之一,当然也进了厂里面。 一进来就看到严鑫在镜头前面跟一个记者侃侃而谈,说着共同致富的大话题,描述着家乡美好的未来。 听了几分钟,忍不住低声对旁边的冯曦说道: “严鑫讲得真好,是你给他写的词吗?他怎么记得那么多的?” 冯曦笑了笑:“我要说这就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你会不会相信?” 冯晨愣了一下,然后笑道:“信!怎么会不信呢?别人要这么说,我不一定会相信,他这么说,我还是信的。” “他是一个好人!”他这样做出总结。 第675章 不要多管闲事 冯晨也是这家酸菜加工厂的投资人之一,村主任问他要不要也接受一下采访,他可以跟电视台的记者说一下。 都是本地出来的企业家,电视台也有那个采访的意愿。 不过冯晨没有那样的想法。 一个县电视台,新闻节目没几个人愿意看,播出之后看到的人还未必能有他公司的员工多,没什么好接受采访的。 而且,严鑫都讲得那么好了,把主题拔高到了那个高度,他在过去接受采访,也说不出更高的想法来,还不如不说呢。 严鑫接受了20多分钟的采访。 一开始电视台的记者没想过要采访那么久,随便问几句,两三分钟就够了。 但是一聊起来,发现这个年轻的老板说话还挺主旋律的,说起来的时候表情还显得很真挚,觉得这个效果挺好的,然后就问得多了。 问得多一点,素材也就多一点,更好剪辑。 采访完成之后,两个人又握了一下手,互换了名片。 时间快到八点了。 音箱里没有在放歌了,村主任拿着话筒站在大门口,当着一两百个过来看热闹的群众说起了话,讲这一次烟花汇演的意义,又感谢这个,感谢那个,感谢了一番。 看看时间到了八点,这才结束讲话,宣布烟花汇演正式开始。 他也邀请了副镇长和严鑫、冯晨过去讲一讲话,但他们都没有过去。 严鑫和冯晨是不想出这个风头,而副镇长则是忙着和他们两个说话,要争取他们以后更多的投资在本地。 对于地方上来讲,这就是政绩。 怎么说都是地方官,人家要套近乎,严鑫和冯晨也不好拒绝,只能跟着聊起来。 对于投资家乡的请求,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本来就有这样的打算。 地方上愿意配合,那就更好了。 三个人也没有聊多久,到烟花汇演开始,他们的聊天就结束了。 一共也就几分钟的时间。 烟花汇演开始之后,严鑫就把单反相机给拿出来,开始了拍照。 那些没有相机的,也都拿出了手机来拍照或者是录制视频。 只有那种连手机都没有的老人小孩,才认真的看这一场烟花汇演。 这一刻的烟花璀璨。 严鑫看过更璀璨的烟花——在08年奥运开幕式的时候。 可是,那一场璀璨跟他没有太大的关系,他只是一个看客而已。 而这一次的烟花,却是发生在他们村子里,而且还是他投资的工厂花的钱。 这感觉完全不一样。 看到烟花绽放的那一刻,他心里更多的是自豪感。 什么叫做衣锦还乡? 这就叫衣锦还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