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从2005开始 第884节 (第1/2页)
——在刚创业那两三年,他们这个家庭的日常花销还比不上大多数月薪过万的人。 这一点严鑫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得到。 他也很欣慰冯晨有这样的改变。 已经是亿万富翁了,还省着钱过日子,真的没有必要。 赚钱可不就是为了享受吗? 纸醉金迷的生活没必要去追求,但是可以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加入了新的投资者,引入了新的管理体系还有大量的管理人才,公司不再是以前那个草台班子,已经属于现代化企业了。 现在冯晨还是公司的核心,但是有了一个很优秀的团队,他也没有以前那么忙了。 以前跑来跑去,风吹日晒的,明明是一个大老板,但看着就像工地上搞建筑的小伙子。 一天基本上是十几个小时,把自己弄得越来越瘦。 现在不一样了,一天上班也就是10来个小时,身体也渐渐的养好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公司办公,没有在太阳底下暴晒,皮肤也逐渐的恢复到了正常的颜色。 虽然还是偏暗,但是没有以前那么黑了。 逐渐的也有了一些当老板的范儿。 这一两年他事业的重心放在魔都,不过公司的总部还是在羊城。 接下来一两年,他准备把重点放到京城那边去。在那里已经买了房子,也装修好了,但是还没搬过去住,过完年后就准备过去。 京城这边有他们的分公司,但他觉得在这边的市场开发还不够,所以接下来一两年他准备亲自过去指挥。 他要过去,他老婆孩子当然也得跟着过去。 这样一来,接下来一两年的时间里,他和冯曦就在同一座城市了。 不过他买的房子和冯曦住的地方有二十几公里。 没办法,分公司的地址就在那里,为了上班更加方便,他也只能在离公司不远的地方买房子。 反正现在的他也不缺钱了,哪里方便就可以在哪里买房子,不需要太多的考虑房价。 兄妹俩都在同一座城市发展,倒是可以彼此照顾一下。 现在安业集团也有上市的计划,已经找了专门的团队在做这个,希望在两三年内上市。 最好是在港岛上市。 不行的话,在国内上市也好。 想要获得一个更高的估值,各项数据也得做起来。 所以,接下来两三年里,得打起精神来,把各项数据都做好。 关于做数据这一块,冯晨和严鑫也讨论了很多。 严鑫本来对这些东西是一窍不通的,但是凤翔集团也打算着去港岛上市,前年就请了专业的团队来搞这个。 他是凤翔集团最大的股东,跟那个团队也有一些交流,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了一些东西。 多专业算不上,但是和冯晨商讨的资本还是有的。 凤翔集团现在的发展势头很猛,在国内也有了一定的名声。 还没有进入头部房地产企业之列,但在二线里面,属于比较优秀的公司了。 08年年底发力,突然就扩大了规模,后面也一直在快速发展,现在背负的贷款都已经有几百亿了。 那时候的启动资金只有两个多亿,主要就是贷款拿地,拿到地了,又去抵押贷款,获得贷款的又去拿地。 他们抱了两条大腿,获得贷款更加容易,以一种不那么合规的方式获得大量的贷款,拿了很多的地,也开发了很多项目。 一旦资金链断开,他们大概率都得坐牢——因为获取贷款的方式严格来讲是有问题的。 但是,现在房地产行情那么好,房屋价格隔段时间一个样,噌噌的往上面涨,根本就不用担心资金链断开的问题。 只要房价上涨,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他们所拥有的资产,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来算,远远的超过了他们所背负的贷款。 目前来看,他们的资产还属于优质资产,没有那种资不抵债的状况。 当然,如果房价突然下跌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通过这三年时间的快速发展,他们开发的项目已经有一些在销售了。 去年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大几十亿。 而今年预计要上市销售的项目,按照现在的房价来算,得突破百亿。 按照严鑫记忆中那房价上涨的幅度来算,那就更多了。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每年的销售面积都会大幅度的增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