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章 (第2/2页)
刚的黄色土壤如出一辙。 “他是从这里来,又从这里走的。”难怪没有监控拍到,山中土路哪里有什么监控。 很快,她发现了脚印。 凶手在凶案现场表现得极其冷静,他避让开血液,没有让自己任何痕迹留下。 这枚脚印,是珍贵的漏网之鱼。 第22章 22. 现在还是夏天,脚印上有昆虫爬过的痕迹,应该是上半夜留下的。 仔细看,鞋印处有许多麻点,这是暴雨击打所致,结合昨晚的暴雨时间,这枚脚印是九点前留下的。 赵小光要伸手测量,被凌霜制止:“先别碰,打电话让老张他们带警犬过来嗅下气味。” 虽然没有准确测量,但从脚印大小来看,应该有43码,基本可以确定为男性。 既然有一枚脚印,就会有行走路径。 凌霜顺着缓坡往上看,青葱茂密的植被,有折断痕迹,那里应该就是凶手步行穿过的地方。 她和赵小光避开那条小道,走到山的另一侧。 他们在那里发现两串更加清晰的脚印,一串来,一串回,鞋底花纹一致,基本可以确定为同一人。 凌霜戴上手套,查看了其中几枚脚印——这人脚弓较高,脚型较瘦,运动轻便,脚掌压力不均匀,重压部位明显,可以看出他体型偏瘦。 脚印之间的间隔不大,说明他是典型的小人穿大鞋——个头不高,但脚掌大。 鞋底花纹像是劳保鞋,再看步行路线,不是均匀的直线,脚印间距离变短,这人步伐稳健,是45岁以上的中年人。 小山虽然不高,但碎石成堆,路很难走。 凌霜看过手表,从山的另一侧到这里,需要二十分钟。 两人走到山底,终于见到一条大路,沥青质地,有四五米宽,可由两车相向而行。 那条路,也是脚印的终止处。 凶手在草叶上清理过鞋子才上大路,暴雨冲刷后的路面干干净净,看不出他具体去往哪个方向。 往前走不远,有一座红砖平房,半山腰上住着看山人。 凌霜和赵小光出示证件后,上前询问。 “你晚上一直在这里?”赵小光问。 “是的。”男人说。 “昨天晚上七八点钟,你有没有看到什么奇怪的人?” “昨晚下大雨,我一直没出门。” 赵小光问话,凌霜静悄悄打量着眼前的男人,他体型偏胖,个子较高,和嫌疑人画像不符。 “那你有没有听到汽车声?”凌霜问。 “车子嘛,肯定天天都有,昨天晚上还挺多的,来来去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