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宫阙藏姝(帝台春色) 第16节 (第2/3页)
多,丞相府多年对皇帝忠心耿耿,行事端正,要是皎皎真对柳家公子有意,那哀家肯定会成全她。” “谢姑娘有太后娘娘跟陛下护着,是她的福气。” 太后笑着摇了摇头,要是念晴还在世的话,义勇侯府那些人哪敢这般对皎皎,她能做的毕竟有限。 所以太后希望谢燕能与帝王走得近些,这样她走了之后,姑娘总不至于没人护着。 所以现在看到帝王与谢燕的相处,太后心里是非常欣慰的。 “下午那会儿暴雨如瀑,他们是怎么回来的?” 太后记得,那会儿电闪雷鸣,天色都黑了,他们要是回宫肯定要经过山路。 “奴婢刚刚问了在陛下身边伺候的丰侍卫,他说下雨那会儿陛下跟谢姑娘在破庙躲雨,雨停之后才回的皇宫。” 太后望了眼窗外,嘱咐一句:“那他们肯定淋了雨,让小厨房煮两碗姜汤,给皇帝还有皎皎送过去。” “是,太后娘娘。” === 深夜,月亮笼罩整座皇城,帝王居住的乾清宫更是一片寂静,树影婆娑,伺候的下人都在殿外打着盹。 孟姑姑先给帝王送了姜汤,再来暖阁,恰好翠儿端着银盘出来,她微微屈了屈膝:“孟姑姑好。” “翠儿姑娘好。”孟姑姑笑着应:“谢姑娘在里面吗?” “姑娘在里面呢。” “姑娘,孟姑姑来了。”翠儿推门进去。 谢燕正窝在美人榻上看书,见孟姑姑进来,忙坐起来,露出一弯如雪的肌肤,不知是不是因为屋内热的原因,她小脸还透着几分红晕:“孟姑姑。” 谢姑娘的容貌当真随了义勇侯府的先夫人, 跟含苞待放的芍药一样,孟姑姑将手里盛放姜汤的锦盒递过去:“太后娘娘听说谢姑娘今日淋了雨,所以让小厨房煮了一碗姜汤,差奴婢给姑娘送过来。” “辛苦孟姑姑跑一趟,臣女明日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谢姑娘有心了。”孟姑姑脸上露出笑容,谢姑娘就是太知礼了些:“其实谢姑娘要是有空,能过去陪太后娘娘说说话,太后娘娘就很高兴了。” 这话是真的,太后心疼小辈,不管是昌平公主,还是谢姑娘,太后哪舍得她们天还未亮就去给她请安。 谢燕听出孟姑姑的弦外之意,弯了弯眸:“那等明日我去陪太后娘娘用晚膳。” 孟姑姑笑了笑,这会儿才扫了暖阁一眼,金碧辉煌,华贵至极。 这要搁在先帝那会儿,此处还只有深受君王恩宠的嫔妃才能留宿,但因为陛下还未立后纳妃,所以直接将暖阁给谢姑娘住了,孟姑姑觉得,陛下对谢姑娘确实是极好了。 “那谢姑娘快将姜汤喝了吧,奴婢就先回去跟太后娘娘复命了。” “孟姑姑慢走。” 慈宁宫送来两碗姜汤,谢燕略一咬牙,在歇下之前将那碗姜汤给喝了,但送给帝王的那碗姜汤还纹丝不动地放在那案桌上。 李公公过来给帝王添一盏茶,萧忱眉如墨画,因着许久未开口,他嗓音像酒酿一般醇厚,带着些沙哑:“她可歇下了?” 李公公知道他在问谁,笑眯眯道:“回陛下,谢姑娘已经歇下了,暖阁那边的烛火都熄了。” 帝王瞳孔漆黑,肤色像上好的美玉,白皙而无瑕疵,淡声道:“你明日亲自去内务府一趟,让他们挑两个手脚伶俐的婢女给她送去。” 李公公领命,他们陛下自做太子起,就不喜婢女近身伺候,内务府那边的人懂规矩,自然没有给陛下安排贴身侍女,如今陛下竟然让内务府给谢姑娘安排婢女,这未免为谢姑娘考虑得太周到了。 这日,帝王刚下朝,小太监就迎上来:“陛下,太后娘娘派人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