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权座之外不值一提 第112节 (第1/3页)
青年神色莫辨,教人看不清他心下打算,付襄道:“我付氏早与将此女脱籍,即便燕都督以此要挟于我,私情难较公义,老夫也是万万不会妥协。你扣押她,毫无用处!” 闻言,燕故一目光一定,正色看付襄,打量他神情片刻,“大司徒似乎颇为看重这个女儿?” 付襄一下生怒,声音高扬,“室女出逃,野心难休,我付氏容不下她这尊大佛!” “大司徒是怨她出逃,还是难容她野心?” 这话无礼,付襄狠狠瞪他,“我付氏家中事,何须你一外人过问!” 燕故一识相得很,不再问。 目光从幽长宫道眺向尽头,天幕狭长,燕故一幽声道:“你付氏当然容不下她。你们屋檐太窄,眼界太低,枷锁太重,只会毁美玉。大司徒可知,在你问我是否拿付书玉要挟你之前,摄政王已在麾下为她定好去处?” “你问她是否安好,她却早已踩着燕某这块垫脚石,攀去另一树高枝。” 付襄怔怔,还要问个明白,燕故一甩袖而去。 “大司徒,你的女儿可比你聪明太多了。” —— 昨夜谈话不欢而散,燕故一记着,绝不认为是他的过错。 可心下揣揣。 回府的轿子路过坊市街巷,轿帘缝隙里掠进首饰招牌,燕故一敲窗示意轿子停下。 踏进府门迎面满是蹊跷,庭院格外冷清,管事下人支支吾吾,跟做贼一样。燕故一心头一跳,转身快步往后院去。 管事知晓瞒不住,跟在后头急急说:“……书玉姑娘在院外等了大人许久,后来府外又来人催,小的本想带人去找大人回来,可书玉姑娘说,她说——” 燕故一冷目盯去管事脸上,“她说什么?” “书玉姑娘说,大人约莫也是不想见到她的,怕打扰大人事务,让小的不用去找……” 去了哪儿,燕故一都不用问,他才从那处金碧辉煌的宫殿出来,宫锁一落,与外头便是两处世界。 廊前未点灯,月门后柳影依旧,人去楼空。 那些踏进门便要将他整个人淹了的无名香气,仿佛也随着屋子主人的离去消散尽。衣柜与妆台笼屉合着,打开都是空的,一支支轮换着招摇在她鬓发间、惹他眼花缭乱的珠钗玉饰,哪支也没留下。 燕故一抬头,在妆台上昏黄镜面里看到自己茫然的脸。 窗前桌上,昨夜焚香递与他闻的香炉里早烧完了,只剩灰烬,炉底压着封信。 燕故一一把抓起信件,瞧见上头熟悉的字迹,眉心便狠狠皱起,他将信件掐揉进掌心。 说什么犹豫不决,说什么非议众多! 竟连当面与他道声别都不肯! 他又想,是不是昨夜说话太凶? 信件硬角戳进皮肉,燕故一惊觉,低眉看掌心。 金乌半坠,屋中未起灯。他把揉皱的信件展开,压在桌上一遍遍抻平。 第137章 烏夜啼(三) 朝会后接见诸侯来使,北至北境,南至陈州,封地琐务集中在一天撞得人晕头转向,凤丹堇坐在御书房高椅上忙至日落时分。 禀禄持拂尘送走最后一位,返回殿中。 案台茶盏留有余温,禀禄举起茶壶添水,凤丹堇抬手拦了,“你可有听到方才丁昌所说?” 上东三州与北境为邻,强敌在外,战事无休,上东兵将是实打实从血海里战出,以骁勇著名。执掌上东三州的丁昌,自然不比久居中原的其他诸侯尚有几分文气,他实权在握脾性粗犷,虎目一横,御书房也成了他指指点点的地头。 杀鸡儆猴几个字,丁昌嚷了数遍,御书房门墙关不住。 禀禄放回茶壶,转去案头磨墨,“上东王多心了。” “他是多心。”凤丹堇说,“本宫为正朝纲,请刑部与大理寺彻查三公,他听着,觉得本宫是在敲打他。当然,不止他这么认为,今天在场所有人都这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