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座之外不值一提_权座之外不值一提 第1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权座之外不值一提 第121节 (第2/4页)

足?”

    今日昭清殿上的大戏不用敲锣打鼓,王都城已然甚嚣尘上。燕故一乔装从定栾王府后门下轿,直奔静室。

    进门席帘被来人大袖扫得动荡不止,燕故一疾步走到今安案前,沉声道:“王爷,是李代桃僵。”

    今安正坐案后的蒲团上烹茶,银钳捡着烧红的炭块扔进炉中,猩红火光滋滋。她半束着发,常服软袖盖上手背,滤进帘缝的日光铺一身明明暗暗。今安专注眼前的茶汤,问:“李是谁,桃又是谁?”

    燕故一提袍坐下,“夷狄刺祸多少时间人力投进去,早已查无可查。今日被宣进殿的人证说了些什么,我都不用问王爷,便知道一定是假。他们只需要一个借口,一个罪名,一根救命索,来和摄政王抗衡。摄政王御下纵容,豢养大患,就是他们此时的救命索。”

    今安提壶倒茶,茶盏推去他面前,“禀禄已经被押入刑狱大牢。”

    茶汤清澈见底,燕故一看见狂潮汹涌,“拉一个掌事太监下马,犯不着用这样大的罪名。随便查查他底下人的金钱往来底细,都不可能是干干净净。偏偏,言官们这次同仇敌忾,行的是自损八百的险招。”

    今安:“继续说。”

    “骂了那么久的牝鸡司晨都没用,眼见世家权柄被一步步蚕食。他们急了,急需一项滔天大罪。禀禄有罪,那么重用他的人也要查,只要查出一分嫌疑,届时还权于朝都是顺理成章。可言官自来宁求中庸,不破不立。构陷罪名来与摄政王抗衡,后果绝不是他们能够承担。除非幕后有人撑腰并出谋划策,除非——”

    答案就在嘴边呼之欲出,燕故一蓦地停住,震摄于什么不敢再说。

    今安看着燕故一惊疑不定的表情,替他接了下去:“除非真相是真。”

    明明春日和熙,却有冷风往燕故一脚底直灌,不寒而栗。燕故一站起,在案前凉砖来来回回踱着步整理头绪,阳光一遍遍地碾碎在他脚底。燕故一霍然转身,道:“弑君篡位。”

    “皇帝遇刺究竟谁得利最多,就摆在面前。天下人都不敢想,唯独她就敢做。”燕故一低着声,反复念李代桃僵四字,“那下狱的掌事大太监,无疑是当了替死鬼。”

    今安正色问:“你以为她的摄政王位是如何得来?”

    燕故一道:“皇帝自诩春秋鼎盛,不立东宫。皇二子联合中拓侯带兵逼宫后,所有皇嗣在他眼中都是图谋皇位,都为他所猜疑忌惮。”

    “而她是女子,女子无可继。”今安垂眸把玩手中杯盏,道,“从古至今,你何尝见到有哪个女子能称帝?最高不过在汉时,皇帝年幼,汉太后垂帘听政十六载。十六载苦心孤诣,天下早默认是她吕家的。如此,汉太后仍未能真正坐上那把椅子。”

    燕故一抓住另一关键点:“并且凤丹堇在朝无外戚。”

    “是。”说到这里,今安神情有些怅惘,“严家出忠将,到严绍这辈,他父兄族亲战死沙场,母亲早亡,只剩他与一个妹妹。严绍去北境领兵,他妹妹则进了华台宫,成为如今的皇后。”

    “严绍在,凤丹堇绝无可能接下摄政之权。可当时严绍战死,严家只剩下一张空壳子,甚至连可以授爵的严淮都是稚童。一无正名,二无外戚,三要治世之才。数尽皇嗣,找不到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何况她自请去夷狄和亲,以全社稷安定的当时,早有贤名传播天下。”

    “只是,皇帝低估了她的野心。”

    说到这里,燕故一定定看向坐在案台后的今安。他脸上最后一点犹豫消失,极其笃定地道:“想必王爷你早就知道了。”

    门头席帘短,将窄门切分为上下两半。燕故一坐在未被遮挡的光明处,以长案为界,今安坐在另一头,光与暗纵横密布间。

    今安仰头饮尽杯中茶水,“我到王都的第一夜,见到了凤丹堇。”

    ——

    今安初遇凤丹堇,不是皇五女摄政召诸侯的那一年。是在今安仅仅作为北境将军,封王授爵,第一次踏入王都城的寒冬。

    没有坚不可摧的城墙堡垒,号角兵戈与穷困疾苦皆在这里止步。亭台楼阁千千座,沿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