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2/4页)
。直到镇长来了,他带来的大货车不但装了许多许多粮食,装了盐和糖,每家每户都分到了,镇上的平民是在曦国人来了以后才尝到糖的味道的。 大家围观了半天,直到教他们认字的老师骑着自行车过来,是的,大家已经认识自行车了,现在镇子上的居民们比较远大的梦想,就是家里能拥有一辆自行车,这要是能拥有一辆,一定好好地每天擦洗,不让一点泥点子溅在上面。 被大家称为王老师的年轻女老师冲着大家喊道:“快来上课了!等售货员选出来店就会开的,不要耽误开店的时间啊!” 大家这才想起来,对啊,这么多的货物都是放在店里卖的,而卖货的人就是他们中的三个。大伙瞬间有了斗志,一个个也不看货车和货了,急匆匆地走到对面,坐在摆好的小板凳上,一看就认真极了。 对于镇民们来说,虽然有很多的政策他们不懂,可会给他们免费发粮食,发盐发糖,这种行为已经让大家给予了信任,所以大家都愿意听话。 时间又慢慢地过去了十几天,在这十几天里去上课的人基本都学会了拼音,学会了比较基础的算术,也学了一些必须要知道的法律规定,规章制度,于是就开始考试了。 这一次参加考试的人88个,每家每户都至少有一个人参加考试,尽管老人们也来学习了,但对于这仅仅三个的珍贵工作岗位,他们还是自愿放弃,让家里的年轻人来试试,还有一些自认为学的特别不好的人亦是直接放弃了。 考试的内容就是带着拼音的认字和基础的数字和算数,对于学得会的人来说,满卷都是送分题,对于不那么会的人来说题还是挺难的。 用了一上午考试,老师用一下午的时间批卷,第2天就已经选出了前三名。 让大家惊讶的是,前三名居然有15个人。 王老师微笑着说道:“同学们都学得非常好,这次考试满分的居然有5个,5个99分的,6个98分的,根据我们之前的考试规定,前三名都有机会进入供销社工作,所以这15个人我们会全部录取。” 王老师告诉大家,这15个人会先在供销社工作三个月,三个月之后选出其中最适合的三个人作为售货员,而剩下的12个人另外有安排。 “大家也不要因为自己没有考上而失望伤心,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岗位还是有的,只是大家现在的能力不匹配,所以呢,明天大家还是要来学习,我们每天早上7:00~8:00,中午11:00~1:00都要进行固定的学习。而且我们会定期考试,考试成绩优秀的就进入进一步的培训班进行培训,培训完毕就给你们安排工作。” ——学习和教育哪里是一蹴而就的呢?整个镇子一共30多个学龄期孩子,可大人也根本不识几个字,这对镇子之后的发展制约非常大,因此从一开始定下的计划就是长期教育。 镇民们听到老师这么说,一个个都觉得心里五味杂陈的,一方面为自己没有选上去供销社而感到失望,又觉得学习这些东西实在是有些困难,有些年纪大的总是记不住,还不如回家干点杂活。 但他们也知道现在的机会千载难逢,看看那些贵族吧,贵族都有固定的家庭教师,家庭教师拿着丰厚的报酬,那些家庭教师每天会给贵族家的少爷和小姐上课,要教很久才会让他们认识许多字。 而现在,他们曦国的政府让学识渊博的老师,每天免费给所有人上课,以前是奴隶,以前是长工,以前是工匠和农民的大家都能跟着学,简直是把他们每一个人都当成了贵族培养。大家其实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他们也不愿意就此放弃。 或者说大部分被带着上过课的原住民都不愿意放弃。 这仿佛是一条珍贵的捷径,只要他们坐在那里,只要他们认识字,学习那些贵人们才能学习的东西,就能走向一条完全不同的路了。 不知不觉中,一些源自于内心的东西已经在改变了。 没过几天,改变的就不仅仅是内心了,他们将从里到外地改变,因为供销社开业了。 这可是个大新闻,上完早课的镇民们全都跑去凑热闹了,大家看着这栋被装修得不算华丽,但十分精致的房屋,脸上露出了羡慕和惊奇的表情。 上了这么长时间课,大家也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