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6节 (第2/2页)
匣子里面,然后蜡印封上。 立刻派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出去。 说是六百里加急,其实只会更快,因为是走运河路线的。 托明阿道:“说来也真是奇了,苏曳阿哥你走的海路,伯彦世子走的是运河,而且没有耽误,按说也应该已经到了啊,为何还没有见到他的军队身影呢?” 是啊,苏曳也非常好奇这一点。 为何伯彦的军队,现在都没有踪影? 光三分奏章,还是不够的。 接下来,托明阿又写了一份捷报。 邵伯镇大捷! 这份东西才是最最重要的。 这份大捷报中,丝毫没有淹没苏曳的功劳。 甚至是大书特书。 而且写得精彩纷呈,从苏曳来汇报,发逆大军骤然来袭,苏曳新军奔波几千里,根本来不及喘息,立刻就强行军跋涉,不到一个时辰行军十六里,提前半刻钟抢占仙女庙营寨,而后迎战四千发逆偏师。 激战一个多时辰,消灭发逆一千余人,自身伤亡二百余。 而后,苏曳新军毫不停歇,立刻北上奔袭十里,支援邵伯镇大营主力,在大河南岸,激战一个多时辰,面对发逆炮火,阵型不乱,临危不惧,激战几个时辰,消灭发逆近两千人。 总之,把苏曳新军写得又忠诚,又强大,简直是天将雄师。 当然,这近两千人就说不清楚了,根本无法结算。 最终,此战大获全胜。 邵伯镇大战,总共消灭发逆六千人,彻底断送了发逆的战略企图。 而这一份捷报,就需要很多人签字盖印的。 主帅托明阿,副帅雷以諴,钦差翁同书,副都统德兴阿,新军苏曳。 托明阿道:“诸位,如果看着没有问题,这份捷报,就用最快速度,送往京城了。” 在场主将,都表示没有异议。 因为,这份捷报,基本上也是事实的。 不管怎么说,这一战是实打实的胜仗。 大家也都能松一口气了。 皇帝看到了,也能松一口气,至少江北大营这边的局面不会崩了,算是稳住了。 按说,打到这里,差不多够意思了。 也足够向皇帝交代了。 托明阿道:“苏曳阿哥,你说皇上收到咱们的捷报后,会有多么惊喜啊?这样的大胜仗,以前都不敢想。” 现在唯一的悬念,伯彦的骁骑营在哪里? …… 苏曳和亲家公白岩正在密谈。 “白老爷,这次扬州沦陷,您的损失大吗?”苏曳问道。 “还好。”白岩道:“我的家业,一部分在扬州,一部分在苏州,现在盐业没有之前赚钱了,我早些年就开始布局其他了。” 苏曳当然知道,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走私,海运,还有棉纱生意。 “白老爷,按照您的判断,这一战我们可有夺回扬州城的希望?” 白岩道:“非常渺茫。” 接着,白岩道:“我已经将家族前途全部托付给阿哥了,我们就是彻底的一家人,那我也就不客气了,实话实话了。” 苏曳道:“本该如此。” 白岩道:“夺回扬州城,绝无可能。” “此时发逆在扬州城,至少有两三万守军,江北大营的主力您也看到了,防守战都打成这个样子,攻城战只会更加不堪。阿哥的新军虽然厉害,但人数太少了,若有一万,还能试一试。但只有一千多人,那试都不要试。” 白岩这话,说的全部是实情。 新军这两战,赢得非常辉煌。 第一战赢了,但是非常凶险,有那么一瞬间,差一点都被翻盘。 第二战,确实赢得酣畅淋漓,几乎打出了完美的战损比,但这种情形下,天时地利,不可复制。 如果苏曳真的飘了,拿着新军去攻城。 那后果不堪设想。 白岩道:“阿哥,您赢了这两战,已经足够向皇上交代了,至于您说收复扬州,皇上大概也只会当成一句戏言。” 所有人都把苏曳收复扬州当成戏言。 按照历史惯性,秦日刚在江北劫掠一番后,就会全部撤军南下,重点去攻打江南大营。 届时,扬州就空出来了,轻而易举就可以收复了。 但是现在局面变了,石达开回师了足够的军队,所以秦日刚不急着南下了,准备彻底歼灭江北大营了。 所以,此时扬州城非常不空虚,反而有两三万守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