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8节 (第2/2页)
“如果洋夷不退,我们就说是在军事演习,不针对任何国家舰队。”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表示同意,觉得杜翰是老成谋国。 皇帝顿时也颇为心动,不由得朝着苏曳望来。 “苏曳,你意见如何?” 苏曳出列道:“皇上,臣认为不妥。” 杜翰道:“可有什么不妥?” 苏曳道:“皇上,这次洋夷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志在必得。他们本就有用军事手段的冲动,若是我方主动开炮,反而会给了对方借口。” 杜翰道:“那苏曳学士认为,应该怎么办?” 苏曳道:“谈判。” 杜翰道:“像奕山那样吗,对洋夷畏之如鬼?像耆英一样吗,谈出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苏曳学士,耆英是什么结果,大家伙可是历历在目,你可不要软骨头啊。” 耆英代表清廷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去年被革职圈禁了,按照历史轨迹,后年他会直接被咸丰皇帝直接赐自尽了。 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翁心存道:“苏曳学士,你口口声声说恐洋夷会动武,你作为新军统帅,就这般畏惧洋夷吗?” 杜翰道:“前任两广总督徐广缙,今任两广总督叶名琛,对洋夷都是铁骨铮铮,英法诸国在他们头上都讨不了半分便宜,尤其最近叶名琛更是主动出击,赶跑了英军,可见英国之软弱。” “苏曳你作为新军主帅,这样软骨头可是不对啊。” 一时间,众人纷纷附和。 翁心存道:“苏曳学士,我有一事还要请教。” 苏曳道:“请讲。” 翁心存道:“这十年来,洋夷每一次口口声声动武,每一次都是虚张声势,没有一次真正动武,为何苏曳学士却会觉得这一次洋夷会动武呢?” 苏曳道:“原因很简单,道光二十五年到二十九年,英国人正在打锡克战争,腾不出手。” 什么锡克战争?我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 再说,锡克在哪里啊? 英国人在印度的锡克战争,打了好几年,清廷这边是完全一无所知的。 翁心存道:“好,就算这四年,英国在打锡克战争。那如今已经过去了七八年了,英国人依旧是出言恫吓,却始终没有真正动武,还不能证明其虚张声势吗?年轻人,骨头要硬。” 苏曳道:“那是英国人又陷入了另外一场战争,英法和沙俄帝国在打克里米亚战争,双方投入兵力近二百万,更加无力分心。而美国内部,也发生了叛乱。” 这话一出,众人更是哗然。 “苏曳学士,你知道两百万大军是什么概念吗?真是荒谬至极,你当时三国演义啊,八十万曹军下江南,那都是戏文,实际上有十来万都了不起了。” “你自己也是领兵的,你新军也只有一千多人。这一次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如此规模大战,双方军队加在一起,也只不过十来万而已。” “什么近二百万大军,不是要笑掉人大牙吗?” 礼部侍郎道:“另外告诉苏曳一件事情,沙俄和英国人是穿一条裤子的,这次逼迫大清修约的,不仅有英法两国,还有沙俄。年轻人,不懂就不要乱说。” 苏曳心中无语。 这种坐井观天,这种愚昧,真是让人笑都笑不出来。 对方言语中,已经全部都是破绽了,连反驳都没发反驳。 而且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啊,今日朝堂局面越荒唐,他日苏曳力挽狂澜就越打脸,越惊艳。 这群人自诩天朝上国,殊不知外面已经天翻地覆了。 人家英国打克里米亚战争是用拳头,动用大几十万联军。而打你清朝,真的就是半根手指头。 “好了,倒是不需要苏曳学士讲这么许多。”杜翰道:“你只需说,你愿不愿意用重炮朝着英国军舰开火,愿不愿意吓退英国军舰吧?” 苏曳顿时朝着皇帝望去。 而皇帝目光中,竟然也充满了期待。 苏曳道:“皇上,臣不赞同此做法。” 杜翰冷笑道:“那也不需要你了,不止你新军有炮,直隶总督府也有炮。” 这话一出,直隶总督桂良道:“皇上,臣愿意为皇上分忧,臣愿意炮击洋夷军舰,逼退洋夷。” 苏曳在边上,默不作声,看着这群人作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