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第2/2页)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太阳刚刚爬升了一些,就有一个中年人疾步走来。 一看就知道有钱赚,老义几个心中高兴,面上却哀痛无比的迎了上去。 果然,中年男人姓林,家中死了人。 嘴里说着节哀顺变,他们陪着这中年男人在棺材街买了一口薄皮黑棺,并香蜡纸烛,纸人纸马。 棺材盖子没合拢,里面装满了东西,斜躺两个脸蛋子红红的纸人。 也不用这林先生操心怎么搬运。 几个抬尸匠按照棺材街的惯例,几人背的背扛的扛,帮着把棺材往他家抬。 走着走着,越走越心慌。 最后进了镇抚司府衙,有两个不济事的,几乎腿软得走不动道。 天子近卫,监察百官,先斩后奏。 老百姓怕官,官怕靖宁卫。 这种食物链上端的压迫感,让几人大气都不敢出。 等到进了院子,稍稍松了口气,才觉得异常。 院子里冷清得不像话。 没有宾客祭奠,只在堂屋中放了一张条案,白瓷盘装了两个方柿,几个林檎果作供。 条案之前,两只长凳支起拆下来的门板。 上面躺着盖白布的死者尸身,死者脚边倒扣着一碗白饭。 这样寒酸简陋,实在不像是官吏人家。 几个抬尸匠心里嘀咕,却不敢问,一人领了三个铜板,临时充当帮闲,布置起灵堂。 一个妇人点起三柱清香,往死者脚边的火盆里投了几张纸钱。 ”你倒是安生了,爹娘活着受人白眼可如何是好?”妇人面无表情嘴里说着。 顿了顿,她忽的笑道:“死了好,死了清静,死了不必遭人指指点点。” 过了会,那妇人又扑在死者身上骂:“为何早不死?要落到这般田地了才死。” 寂静灵堂之中,那妇人的声音格外刺耳。 刚才不知去向的林先生,领着一个道士进来。 道士须发乌黑,相貌堂堂。 干活却很糙。 摇着铃铛,咕噜了两句,让装棺。 竟是打算就这样急匆匆的下葬。 几个抬尸匠都觉不妥,但人家家属都没说,他们说什么。 七手八脚的,将死者往棺材里一抬。 各自拿着挎在肩上的麻绳,套上杠子,去了坟地再落钉。 跟着老道士叮铃铃的铃铛声,抬着那口薄皮黑棺走了出去。 刚一踏出门槛,就听后面妇人爆发凄厉的哭声:“我的儿啊。” 随着这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老义只听啪的一声。 绑着棺材那拇指粗的麻绳一下断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