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2章 (第1/2页)
“能让我干想干的事。” 他混不吝态度惹得那人发笑,那人问道:“你想做什么事情?” 魏山咽下嘴里塞的点心,回道:“想在我的家乡建三个书院。” “三间气派得很的书院,免费教导孩子们。” 魏山的话,让青衣男人沉默良久。 随后,他掏出一锭五两的银子:“不知能不能请你为我抄写一本启蒙的千字文,给家里孩子。” 魏山看了看旁边的孩童:“您家孩子看年岁应当是不需要启蒙了。” 青衣男人又笑:“无妨,便给我以后的孙儿。” 说完,他抬手摸了摸长子的头。 第527章 故人2 街边小茶摊,没有什么好茶。 只因店家是南人,手作桂花蒸糕远近闻名。 沈晏曾在幼时听爷爷念叨过。 也不知是惦记这口糕饼,还是惦记着盛京。 那时沈家已受巫蛊案牵连,离京时很狼狈,处境并不好。 哪像显赫时,想吃什么吃什么。 沈晏的娘亲听公公说,就自己下厨试着做过几次。 但沈家老太爷都觉得不是那味。 每每吃一块,便放下。 剩下的点心就归了家里的小孩。 那时沈晏年纪小,坐在阿爷的膝头吃蒸糕。 一半粘米粉一半糯米粉,蒸出的糕饼微微发黄,点缀上桂花。 对孩子来说,吸引力并不那么大,心里有些嫌弃糕饼不甜,吃着点心还得背书。 可是后来想吃也吃不到了。 与叔叔沈之行回到盛京后,沈晏也曾寻过阿爷所说的这个茶摊。 但盛京大疫时,店家病死在那场瘟疫中。 阿爷一直惦记着的旧时滋味,他终究是无缘一尝。 …… 街边小茶摊,店家兀自忙碌。 他刚往热气腾腾的热锅上,架了一屉新制的糕饼。 沈晏和赵鲤,嗅着这糕饼香气并肩站着。 方桌边的魏山愉快收了银子,与青衣男人商议道:“不知这千字文抄写好了,如何送给您呢?” 赵鲤听那背对着的青衣男人轻笑一声:“送到平康坊的沈家。” 心中猜测应证,赵鲤不由又仰头去看沈晏。 却见他深吸了一口气。 再睁开眼时,方才失态尽数收敛。 “无事。” 他垂头看赵鲤,微笑安抚道。 此处并不算安全,不可因此乱了心神,害得两人陷入险境。 赵鲤绝没想到,沈晏还与魏山有如此渊源。 拉了他的手,想要绕到前方,让他再瞧一瞧故人的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