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24节 (第3/4页)
世子默然不语,楠叶西忍却绝不肯放松——他当然看得出来这位世子对倭国的敌意,但笃定了他不敢擅自下这个敌国的定义;只要穆国公世子理屈词穷,这场交锋便大有胜算,自己至少能捞到不少好处! 所以,他咄咄逼人,抓住了痛点便迅速进攻:“世子所说的外敌,恕我不能明白。但我可以向世子保证,我国绝无进犯上国的野心!至于‘针对’云云,还请世子向我解释一二。” 他上身前倾,目不转睛的直视穆国公世子,试图压迫回旋的空间,施加无形的压力。而世子垂眼向下,神色默默,似乎也是被逼问的有些尴尬,一时应答不能。 如此僵持片刻,世子终于轻声开口: “东瀛现在当然没有侵犯中原的意思,我也相信这一点。” 楠叶西忍的脸上多了一抹笑意。 “中倭相差悬殊,贸然进犯无异于以蛇吞象,又怎么可能成功呢?我想倭国的贵人也明白这这个道理。”穆祺声音平缓,仿佛自言自语:“所以,还是要日拱一卒,徐徐图之,先在大陆站稳脚跟,再谈将来。概而言之,‘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满蒙,则必先征服高丽’——如果真要对中原动手,怎么也该先解决了高丽半岛,才能以此为跳板,横扫东北,南下侵掠……我说得对不对?” 他展颜而笑,抬头凝视楠叶西忍那张骤然失去了血色的老脸,目光清澈而又纯真,丝毫不带火气。 ……所以吧,国家之间的宏大战略就是这么无聊又老套。即使相隔数百年,中心思想没什么变更。从各个角度上来说,都叫人乏味呢。 第31章 信心 尴尬而可怕的沉默持续了片刻, 楠叶西忍才终于艰难的移开目光。大概是冲突过于激烈,他的口齿都不太清晰了: “我不知道世子想说些什么。” 没有直言反驳,而是顾左右言他, 言下之意便是昭然若揭了。倭国的使臣眼神游移,却又总是忍不住偷偷的窥伺穆国公世子,试图判断出情报的来历 “是么?”世子神色不变:“那就只当是我的一点胡话吧……此外, 烦请贵使转告倭国的高官们。无论世事如何变化, 高丽都是中原的咽喉;而为了保护致命的要害,中原可以下定匪夷所思的决心, 支付不可想象的代价——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当然, 楠叶先生,相信我, 你是不会想亲身体会这种决心的。” 语气轻描淡写,却令楠叶西忍汗毛耸立,真有了汗流浃背的错觉。他木然片刻, 才终于涩声开口: “坚决保卫高丽半岛,这是贵国皇帝的意思么?” 世子仔细看了他一眼,展颜而笑: “楠叶先生很聪明啊, 或者是从你们收买的眼线中收到了消息?好吧, 既然双方都心知肚明,我也没有必要隐瞒。当今圣上的确对高丽颇有不满,也从来没有允诺过要给高丽什么安全保证……贵使的情报是完全正确的。” 都不必探知什么西苑内幕, 只要看一看接待高丽使者的规格, 就知道圣心已经有所偏向,要借朝贡事务来敲打高丽人了。这一次高丽使臣如此低调沉默, 大约也与这隐约的风向有关。 当然,如今的龃龉还是小事, 等到册封世子及高丽宫变的烂账正式爆发,双方的关系才急转直下,几乎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而倭国则趁隙入侵,搅动了整个半岛的局势;所谓“征服中国”的痴人梦呓,亦由此而甚嚣尘上,流毒之远,不可计算。 如今的倭人倒未必看得这么深远,但时时关注中原与高丽的秘闻,居心恐怕颇为可疑。楠叶西忍敏锐的察觉到了世子话中含糊的矛盾,立刻追问: “所以,中原必定保卫高丽云云,只是世子的看法,不是贵国大皇帝的意思了。” 穆祺不动声色:“不错。” 楠叶西忍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照这个意思看,世子并没有得到大皇帝的许可,就擅自对外表态了么?我不懂上国的律法,但也听过儒宗君臣父子的纲常。世子这样的做法,是该算矫诏呢,还是该算妄测圣意?” 穆祺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微有惊讶。虽然被自己借助后世剧透的优势反复压制,但只要稍有机会,这位使臣仍然展现出了毒辣老练的手段。如果真不懂中原的律法,怎么会口口声声,安插的恰恰都是最敏感的罪名呢? 飞玄真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