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26节 (第2/4页)
手下发奖金还要罕见。 当然,世子那个物理飞升的理论依旧是不可理喻,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但世子每次提交上来的记录却从来都是严谨翔实、缜密丰富;还亲自配有准确的插图、可供复现的详细流程。除了细节之外。每一份报告都遵循了同样的结构:先在开头回顾实验的背景,总结过往实验的成就与局限,提出本次试验的创新之处;随后阐明本次试验的目的,详细记录实验流程;最后是总结分析,展望未来——全套结构行云流水严丝合缝,简直有种八股文的美。 人类总是会被严格与准确所打动的,即使粗通人性如老道士,看过这种报告也不能不承认一句用心。 所以说,穆国公世子的脑子可能真有点问题,但人家的态度是绝对没有问题。作为当朝第一的老龄巨婴症,飞玄真君作天作地,总不能勒令臣下都长一颗够用的脑子(实际上,勋贵们没有脑子也不是什么坏事),所以也就只能算了。 ……而且吧,真要说实话,相比起宫中道士那些玄之又玄不说人话的丹方,逻辑打架狗屁不通的秘术,世子这套玩意儿在可读性与准确性上实在是甩出十万八千丈那么远;不仅仅验货的太监们印象深刻,就连不说人话的飞玄真君有都难免心动,曾秘密将几份不那么离谱的报告赐给自己心腹的方士,命他们照这个法子书写方术的清单——真君的标准从来是统一的,他只喜欢对臣子云山雾罩不讲人话,可从来不大愿意鉴赏别人不讲人话的作品。 因此,无论那丹药飞升的理论靠谱与否,至少这份实验记录应该是可靠的。黄公公翻了翻书页后面手绘的示意图(同样是由世子一一绘就,谁敢说世子不忠爱君父?),默默放入了袖中。 穆祺瞥见东厂提督太监那种怔忪出神的表情,心中也不觉大为得意。用地道增加炸药——丹药——的威力,是他从后世兵法中借鉴的例子;太平军便曾以此此项技术炸塌金陵城墙。只不过地道的挖掘也要相当的技术含量,他招募了不少矿工反复实验,到最近才得到一点经验性的数据。所以整套实验,都可以算是自己辛苦得来的一点心血 自然科学的演进,不能仅仅靠原始的试错进行;等到技术发展到一定的地步,就必须以数学工具对实验数据及几何构型做抽象总结,少说也得用到微积分与解析几何。考虑到瓜皮三人组的平均数学水平,在有生之年完成这样的飞跃还是太为难了。但没有关系,穆祺已经做好了打算。等到将来海贸通畅张太岳上位,他就找摄宗送送礼拉拉关系,请他派人到西方寻找大贤伽利略尊者,到中土来共商飞升伟业,相信张先生绝不会拒绝。 穆祺畅想着飞升路线的光辉情景,决定给天使投资人再画一个饼,于是亲切的握住了黄公公的手: “好教公公知道,我的实验进展的很顺利,最多在半年之内,就能将丹炉完整的送上天。这必然是飞升事业中巨大的进步……” 是不是飞升事业中的伟大进步暂且不提,但要是再将丹炉送到百尺高空,那半个京城估计都会看到这拔地升天物理飞升的伟大奇迹。京城百姓如何想还不得而知,但东厂锦衣卫皇城司乃至一切检察内外的特务机构就真该麻爪了。黄公公叹一口气,还是决定委婉劝告: “世子还是小心些吧,几个月后便是陛下的万寿了,到时候外地的督抚藩王都要进京朝贺,是断断不能出乱子的……” 活爹,算咱家求你了,别折腾了行不? · 穆国公世子忠君爱国,自是义不容辞,慨然作出了保证,绝不让会让东厂上下在这个节骨眼上为难,但言谈之中,却又小心的向这位圣上的心腹做试探:“陛下的万寿万福的日子,做臣子的当然都是普天同庆,没有不欢喜踊跃的,就算倾尽全力预备贺礼,也嫌不足。但今年礼数的规格,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变动呢?” 京城勋贵为皇帝贺寿,也有自己的一套潜规则;基本是按每年的行情随行就市,轻易不许讨好卖尖搞内卷,过分的谄媚皇帝哄抬行情,让大家都搞个没脸。这种行情一般就掌握在飞玄真君贴身的太监里,多半也是要点交情才能搞到。 以穆国公府的地位,套一套这样的话当然毫无问题。但黄公公开口解释之时,却不觉迟疑了一刹那:他隐约记得,世子这边早就打了招呼,这一次万寿要进献的贺礼之中,似乎就包括了被他精心打磨,迭代过数次的“丹药”,以及一整套炼制丹药的设备。 当然啦,飞玄真君玄修之心世人皆知,下面进献个丹方丹炉炼丹秘术也是有的。但世子进献的这种“丹药”嘛,可能,大概,或许,实在是超出了司礼监与东厂的理解范围…… 以黄公公个人的理解,送这个礼还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