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74节 (第4/4页)
法,居然都还要被他的同僚评价为“软弱”的话…… 你们大安朝廷是不是太极端了一点啊? 儒望倒抽了一口凉气,脸色微微变化了。 当然,这就是儒望先生经验太少,理解难免有些偏差了。因为带宋靖康之耻所留下的永久的ptsd,大安上下在对外问题上倒的确是一向强硬。但欧阳进等在书信中攻击什么“软弱”,则纯粹是官场攻讦中常见的借题发挥而已。反正对外谈判的就喷作软弱,对外用兵的则斥为跋扈,不谈判也不用兵的就叫误国。三顶帽子不大不小总有一顶适合你。党争各派靠着这一手大杀四方所向无敌,最终将槐宗挂到了老歪脖子树上为止。 所以,这种言论除了恐吓以外其实没有别的意义。穆祺仔仔细细看过一回,便将信件撕成碎片,随意丢进了马车中的火炉里。 但儒望明显是被吓着了。他沉默片刻之后,到底还是低声开口: “这么说来,贵国是绝不能放过葡萄牙人了。” “不是我们不能‘放过’。”穆祺特意纠正道:“朝廷与葡萄牙人远隔千里,彼此又能有什么恩怨?但自前朝孝宗皇帝时,葡萄牙的海军就频频袭扰东莞,甚至杀伤了不少沿海的渔民;武宗皇帝八年,葡萄牙人又攻占广东屯门岛,探查据点制造火器,四处烧杀掠夺,被当时的海道副使驱逐。如今外藩卷土重来,已经占据了南洋大半的岛屿,明摆着要对沿海虎视眈眈——这种种的冲突,到底是由中国人引发的,还是西洋人引发的?先生应该要明白这个事理。” 事实具在,不容辩驳;归根究底,是西班牙及葡萄牙人千里迢迢而来,依仗着坚船利炮占据了亚洲的土地。当地的主人奋起驱逐这样不请自来掠夺土地的恶客,道义上又有什么问题?总不能你们欧洲人也有一张两千年前的地契吧? 儒望毕竟阅历不足,没有自己后世晚辈那样惊人的脸皮,一时倒也无法反驳;他只能小声道: “没有约束的战争会毁灭一切。请问贵国朝廷是要在战争中达到什么目的呢?” 战争是利润的催化剂,适当的时候打一打商人们很欢迎。但要是两个国家耍勇斗狠无休无止斗得连大道都磨灭了,那恐怕东南亚这条宝贵的商路便要就此报废,带来的损失就绝不是海商们能够承受的了。兹事体大,儒望冒着险也要试探一把。 穆国公世子稍稍沉吟,却只微微而笑: “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朝廷又不好战,当然不会永无休止的打下去。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只要将葡萄牙及西班牙的力量驱逐出南洋,我想也就可以收手了。” 诶不是,这能叫“不好战”、“不得已”吗? 哥你是真不知道现在的南洋是多么肥的一块宝地吗?万国辐辏贸易兴盛,大半个世界的白银丝绸香料都在此处交割,别说是捏住了贸易要道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就是坐在吕宋收一收保护费过路费,都是利润惊人的买卖。 ——这么说吧,现在下南洋的商船全部要给西班牙人交税,每艘船三千两起步;补给和护航的费用另算。西班牙总督躺着就能收七八百万两的税,这是什么级别的买卖? 这种买卖油水之丰厚肥美,已经足够让两个殖民帝国发癫发狂耗尽人命,连英吉利都不敢觊觎;如今中国人一口就要将这么大的蛋糕吞下去,老牌殖民者会答应吗?——你当人家是冤种呢? 这不打个头破血流天昏地暗,那都对不起这买卖的利润呐! 儒望瞠目许久,只得愕然道: “葡萄牙人恐怕不会答应的,你们开价太高了。” “那么很遗憾,我们也没法退步了。南海毕竟是自古以来的领土,绝不能容忍外人窃据。” “自古以来”又是什么意思?儒望更茫然了: “那战争恐怕会没完没了。” 没完没了还不是关键,最要紧的是,如果大安朝廷执意要插手南洋,是否意味着这个庞然大物终于醒转,也要在大航海的时代分一杯肉羹? 儒望不知道根底,所以只能闭嘴思量,神色微微而变。 “那就不是我能选择的了。”世子轻描淡写:“我是爱好和平的,中国人都是爱好和平的。但如果事情的发展超出预期,有时候也会发生一些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结果,对不对?” · 与儒望的对谈并没有撬出什么细节来。车队跨过黄河之后,穆祺下了马车四处走动,放松放松他被颠得发麻的屁股——此时的土路还相当之粗糙,即使他设法折腾出了弹簧坐垫,也很难抵受这种颠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