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88节 (第1/4页)
世子愣了一愣:“……回陛下的话, 也不只是岸防;如今火箭有了进展,已经可以在比较大的船只上发射……” 没错,他与儒望的谈话仍然是有保留的(否则这把大漏勺真不知道会漏出什么来);在先前的对谈中,可移动发射的火箭还只是“未来可期”,箭在弦上的隐约威胁而已;但实际上,在刘礼及赵菲的技术支援下,全新的飞玄真君五号早已经实验成果,只等大规模应用。如果上虞谈判中葡萄牙真的头铁不肯认账,他是可以给洋人开个大眼的。 但皇帝犹自不满意:“比较大的船?多大?” “如今筹办的船只还不算多,工部手上只有长十余丈的中等船只,二三十丈的大船还在修建之中;因为工匠短缺,恐怕要明年冬日才能下水。”世子奉命督办海防,对这些数据还是很清楚的:“但以现在的船只,平定沿海还是绰绰有余的。” “平定沿海还是绰绰有余。”皇帝冷冷道:“也就是说,终究拿倭寇的本土无可奈何了?” 世子:………… 两位阁老:………… 直到此时,被召来的三人才后知后觉的领悟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不是,皇帝这看起来是要来一波大的呀! 清剿倭寇是题中之义,但清剿来清剿去清剿了几百年还不能断根,最大的麻烦就在于不能控制东瀛本土。但在沿海剿灭倭寇不难,要跨越重洋收拾一个国力并不算弱的邻国,则实在是不小的风险。所以高祖皇帝定鼎之时,曾列东瀛为“不征之国”,怀柔以待;但如此委曲求全,与其说是高祖宽宏大度仁以爱人,不如说是技术所限的不得已。长此以往因袭成风,以至于闫阁老听出这个意思之后,居然本能的就想开口阻拦,以尽首辅的职守。 ——但很快,闫阁老就反应了过来:他为啥要阻拦呐? 先前的什么“不征之国”是因为技术所限无力远征;但现在还有这个限制吗? 天书他也不是没看过,上虞海战的结局他又不是不知道,他又何必刻舟求剑,替倭人喊冤? 闫阁老思路转得很快,立刻趴在地上不再吭声。旁边的许阁老不知道是吓傻了还是摆烂了,居然也跪在旁边不吭声。臣子们一言不发,说明皇帝对得无话可说;所以真君干脆一拍桌子,趁机发泄胸中的火气: “死了一波倭寇又有一波倭寇,长此以往,伊于胡底?所谓犁庭扫穴,不过空谈而已!” 趴着的两个阁老都不出声,只有世子答话。面对如此匪夷所思的诘问,他愣了一愣,居然老老实实开口: “陛下圣明,臣谬言论事,罪在不赦。” “养痈遗患,至于今日!如今倭寇都已经和建文余孽勾搭上了,你们还懵懂不知。朕的大臣,就是这么办事的吗?” 世子再次老实回话:“这都是臣等见事不明之过,上遗君父之忧。” “只是见事不明吗?到现在还不能清理倭寇的本土,这又是谁的过错?” “这也是臣办海防不力的过错。” 问什么答什么,除了道歉绝不甩锅;如此温顺听话,以至于飞玄真君都愣了一愣,忍不住多看了世子一眼。至于趴着的两位阁老,那更是双目圆睁,偷偷向上窥伺,简直以为今天的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君臣相处这么多年,在场的人可是太熟悉世子的脾气了。这位可从来不是什么逆来顺受温柔体贴的性格,而是高度危险且完全不可控制的火药桶;平日里尚且危机四伏,如果还有人胆敢上手招惹,那搞不好立刻就是螺旋升天的结局。高度危险不可预测,这样的人物哪里好招惹! 当然了,皇帝面前他倒不好当面顶撞,但也绝没有这样说什么是什么唾面自干的先例;大不了就地一躺直接开摆,总之不能白受这个委屈。 所以今天这又是怎么了呢?到上虞去试验火箭把脑子给撞坏了吗? ——自然,这就是大臣们以己度人,见识过于短浅了。没错,穆祺在大安混久了精神状态是有些危险(话又说回来,谁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