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帐中婚 第106节 (第2/2页)
脑袋,素来沉闷的男子抱头痛哭,宣泄着压抑的情绪。 沈大宝趴在屋外窗边,竖着耳朵偷听,扭头看向身后的爹娘。 “娘,四叔哭了。” 是悔恨的泪吧,伤了最爱他的爹娘。一向嘴刁的杨荷雯罕见地沉默了,没有不识趣的冷嘲热讽。 她独自去了后院,呆呆望着空置的新房,感慨万千。 潘胭随后走来,站在杨荷雯身后,同样望着新房,有珍书阁那边的牵连,她没有沈家其他人那么感伤,日常还能见到季绾,可她再难见到的,是那个临走前多看了她一眼的男子。 陌寒。 那一眼,深沉凝重,难以直视。 翌日一早,乔氏叩了叩沈栩的房门,房门“咯吱”一声虚开。 屋里无人,被褥叠放整齐,上面放有一封信。 不孝子阿栩奉上。 沈栩带着凌云不告而别。 信上说,他无颜面对自家人,愧怍、羞亏, 决定离家,待到次年金榜题名归来,再报爹娘养育之恩。 乔氏坐在床边抹了抹眼泪,将信折好。 寻个隐蔽的地方安心备考也好,不必去承受外人的闲言碎语。 沈大郎一早来给弟弟送汤面,不由愣住,“阿栩呢?” 乔氏叹道:“走了。” “啊,去哪儿了?” “去可以静心的地方了。”乔氏没事人似的接过汤面,将信递给长子。 读过信,沈大郎唏嘘。 乔氏吸溜一筷子面条,没顾什么仪态,“对了,闲暇时,帮阿胭把她屋子里的家私都搬去后院的新房吧。” “啊?” “啊什么啊,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她们娘俩这些年受苦了,早该住进有光的屋子。” 沈大郎挠挠头,“儿子不是那个意思,可咱们房子有限,等老四娶媳妇了怎么办?” “咱也换个大点儿的家宅呗。” “娘,儿子发觉您比以前坚韧豁达了。” 乔氏哼了一声,带了点小小的骄傲,“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了。” 檐下燕巢空空,等到雨燕回时,她的两个儿子也差不多回来了。 一家人可以团圆了。 ** 次日一大早,太师府举办了新妇的改口礼。 换子的事不宜声张,太师夫妇筹备了一场再简单不过的改口礼。 君太师笑呵呵接过媳妇茶,越看季绾越欢喜,之后同君晟承马车离开。 经历两次换子风波,谭氏虽疲惫,但明显气色红润了些,任谁都看得出,她最在意的子嗣还是君晟。 可婆媳还不熟识,又都不是话多的人,难免冷场。 这桩婚事地促成,谭氏没有参与过,加之性子冷,对季绾客气之外不免显得疏离。 季绾并不在意,只要不被一再添堵难以维系体面就成。 谭氏也考虑到这点,特意交代魏管家从中周旋,暂时婉拒褚氏等心思重的亲戚们登门。 而府中尽展喜悦的人当数二公子君豫。 憨头憨脑的大高个儿,拉着季绾满院子跑,为她介绍着府中的情况。 君太师有一妻一妾,膝下二嫡一庶,无女儿。 离得老远,陶姨娘扭着腰走来,主动与季绾见礼。 她原是徐老夫人安排给儿子晓事的通房侍女,后被抬为妾,虽不得宠,但为太师诞下一子,又因不惹事,没有触碰过谭氏逆鳞,在府中也算立稳了脚跟。 庶子君豪,年二十,是都督府一名武将,不常回府。 陶姨娘客客气气,季绾自是不会失礼,不走心地聊了几句,又被君豫拽着袖子去往其他院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