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节 (第1/2页)
“我们大明织造总局,是由兵部牵头成立的国家一流衙门。承担着京营每年两百万两军饷的重任,是一个担负着重大任务的衙门” “现在你看这门面怎么支撑得起国家一流衙门的门面,马上派人用最好的材料把我们的门面给打点好,就按照亲王的标准来。” 按理说门面搞好唐永安也有面子吧,但是此时唐永安只得哭丧着脸,半天才挤出一句话, “李大人,这可都要钱啊。” 李适当即一个扫腿,一脚踢到唐永安的肥屁股上,怒骂道, “我要你有何用,什么都搞不定。” 唐永安不仅没有害怕反而高兴起来,这李大人看似轻轻一脚,但那是关怀的一脚,那是提点的一脚,只有心腹才能有此待遇好吧。 “李大人,还是想办法拨点款吧,这没有钱织造局也搞不转啊。” 李适也陷入怀疑中,难道没有钱就真的就不能办事,那我手里的兵真是吃素的? 肯定是这些下属办事不力,李适只得这样叹息着。 “好吧,先给你拨五千两,你可要省着花。要知道这可是我仅有的款项。” 说着李适想着自己的小金库,只剩下四万五千两了。 一见到钱,唐永安不由大喜,然后就听到李适继续说道, “哎呀,我怎么忘了,我们京营里面好像还有成国公的同党。你说我们再把武将叫过来审讯一下,是不是马上就有钱啦。” 唐永安马上打断李适的话,要是真这么搞,这些人还不得兵变。不能太过分了,要知道钱在他们眼里可比命还重要。 “李大人,我们进去看吧,纺机马上就要到了,现在工人都已经在里面等候了。” 李适只好跟着唐永安走进大门。 昨天士兵们听到要让自己家的女眷到什么织造局工作,当场就不答应。 后面又听到这是李适大人新设的衙门,士兵们觉得还是可以支持一下,毕竟李适在士兵们眼里目前形象还是不错的。 又发饷银,还不让当官的克扣,还杀了一大票当大官的,是个妥妥的好人啊。 就是不知道当初他说的尽快把以前欠的军饷补齐,这个尽快究竟是好久。 然后听到到织造局工作还有钱拿,士兵们顿时答应了起来。 反正都是在京营,都是吃国家饭,要是条件允许,士兵还想把自己家的狗拉进来当守卫呢。 不过士兵们还是有点不放心,这不今天都是亲自带着女眷过来,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 京营现在也是乱糟糟的,李适还没有功夫去整理。毕竟钱还没有到位,欠的军饷还不知在哪里。李适知道没有什么能让士兵们信服,除了钱! 李适走进来后,只见叽叽喳喳一片。京营的士兵多是沾亲带故的,今天这大场面,一两千人好不热闹。 见到身穿绯红官袍的年轻大官走了进来,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可把一边的唐永安给羡慕坏了,想到自己现在也是正二品的武官,到时候也搞一件绯红绘狮的官袍那还不是威风八面。 不一会送纺机的商人也来了,把纺机搬好后。 那商人便迫不及待地把唐永安拉到一边,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该给钱了。 唐永安顿时板着脸, “等会我给你打个条子,过段时间再来拿。” 商人当即不干了,但是很明显这个商人没有啥背景。很快便在唐永安的威胁下,不得不拿了一张条子,欲哭无泪的走了。 商人当然气不过,当即就把唐永安告到顺天府去了。 有了纺机,于是便在唐永安的指挥下,大家慢慢摸上了手,不过还缺材料。 李适当即问向一个黑脸的中年妇女, “这位大姐,我问一下,现在如果全力纺织的话,一天能织几匹布。” 这位中年妇女别看脸长得黑,但是一听到李适叫他大姐,顿时羞红了脸,甚至不敢说话。 还好她身边的丈夫提醒了她几次,她才颤颤巍巍的说道, “回,回大人,如果是,是全力织布的话,一天能织一匹半,但是先要,要把纱给纺好。” 李适知道要把棉花去籽,然后弹成棉纱,最后再来织成布。 如果一天能出一匹半布,一万台纺机便能出一万五千匹,一匹棉布大概五钱银子,一天的产值才7500两? 如果再除开成本和开销,估计也就一二千两的利润,一个月才三万两? 根本养不活京营啊,还好李适压根就没有打算靠织造局挣钱。 大概了解了情况后,李适便让唐永安搞好门面,进材料,进纺机,把人员安排妥当。 三天内必须开机!这可苦了唐永安,这是给了五千两的钱要办五十万两的活啊。 唐永安便让手下的士兵先把织造局的门面给搞起来,看似工程量大,但是耐不住人多啊。现场可有一千多士兵,反正也是免费的,还不管饭。 士兵们看着自己的亲眷将来要到这里工作,便开始帮起忙来。 京营的士兵除了打仗不行,那搞建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