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8节 (第1/2页)
“敢问二位,皇上突然召老夫进京,老夫不胜惶恐。若是方便烦请二位告诉老夫京师发生了什么事,老夫必有重谢。” 两个来传旨的锦衣卫,是王承恩叫来的,自然有所交代, “恭喜钱大人,这次可是大好事,皇上已经恢复你的官籍。这次进京必然飞黄腾达,大展宏图。” 钱谦益顿时大喜过望,虽然嘴上说着淡泊名利,功名利禄犹如过眼云烟,但是对官场的向往那基本都算是刻在脑门上了。 自从崇祯元年的辩论会上掉进温体仁和周延儒的大坑,被赶回老家。 直到如今的崇祯十五年,除了中途有一年被温体仁拿到北京准备干掉外,钱谦益已经在老家待了整整十三年。 估计老钱很想说,十三年。。。十三年。。。你知道我这十三年是怎么过的吗? 当然老钱要是这十三年在朝堂上混,估计早都被干掉了。还能像现在这样每天游山玩水,读书论诗。 这不去年还宝刀未老,以区区59岁的高龄迎娶了23岁的名妓柳如是。 老钱这些年诗词技艺那些也突飞猛进,虽然他的诗词都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毕竟在家里蹲了十几年,有点怨气也是正常的。 所以说老钱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老钱身为东林的大佬,门生故吏满天下连个官都混不上,就说明了他在政治上很低能,就这水平在朝堂上混不知道得死多少次。 至于李适为什么会举荐钱谦益,那原因就很多了。估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钱谦益有个学生名叫郑森,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郑成功。 恢复了官籍,还被召唤进京,这是泼天的富贵砸在自己的头上啊,要是能官复原职就更好了。 老钱喜不自胜,迫不及待地问道, “可有什么具体的差遣吗?” 两锦衣卫摇摇头, “只是叫钱大人进京候命。” “不过兵部右侍郎李适大人在皇上面前举荐您入阁辅政,皇上很是意动,这才召钱大人你入京。” 什么,还有这好事,老钱顿时意气风发,我要把我失去的全部找回来。 “好好,老夫马上收拾一番,便随你们进京。” 下来后老钱连茶水都没有时间喝一口,便指挥下人安排行李,准备连夜出发。 内阁大学士对老钱的吸引力那真是致命的,浑然不管目前的内阁首辅是周延儒。 柳如是这时也悄悄来到老钱的身边,撒娇似的说道, “老爷,把我也带上吧。” 钱谦益摆摆手,一脸正气的说道, “老爷这次进京是干大事,是为皇上效力,为大明尽忠。哪里有时间陪你你游山玩水,读书论诗。” “诗词终究是小道,老爷我自幼熟读圣贤书,心里装的是家国天下。” “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家里吧。” 柳如是当然不愿意啦,要是呆在老家还不得被钱家人欺负,只有待在钱谦益身边才安全,更何况柳如是也想到大明的京城看看。 “老爷,你一个人也没有人照顾,妾身心痛至极啊,我保证不会烦你。” 钱谦益一想也有道理,但是又想到因为迎娶了柳如是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当时那是破罐子破摔,谁能想象还能复出? 要是把柳如是带到京城,那还不得成为其他人攻击的把柄。 柳如是好像知道了老钱的想法,不由说道, “老爷,我们的事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何况我还能帮你拉关系,甚至帮你参谋问题。” 参谋这句话彻底打动了老钱,这些年老钱也下来总结了一下,觉得自己还是太单纯了。这次入京不得请个十个八个师爷给自己把关啊。 而柳如是也并不全是因为美色才入了老钱的法眼,一是她是个才女,和老钱意趣相投。二是柳如是很有主见,才让老钱甘愿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要知道柳如是在嫁给老钱之前,可是和好几个男人有染,甚至还曾经嫁与两人为妾。这也是为什么钱谦益大礼迎娶柳如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于是老钱迅速收拾了十几船的东西,十分高调的走运河前往京城。 果然一路上大家都傻了眼,老钱都还能起复,真是昏君当道奸臣当政。不过毕竟还是东林大佬,一路上受到了河道周边的官吏的礼遇。 老钱站在船头大呼,爽哉,大丈夫岂可一日无权。 而比老钱稍快上路的李适家乡队伍也是二十几船的规模,却一路受到河道周边的官吏的不断吃拿卡要,进度缓慢。 李适让王朝马汉将自己的亲笔信带给在浙江鄞县老娘后,李适的老娘顿时目瞪口呆,李适啥样她还不能清楚。 反复质问下,才确定自己的书呆子儿子真的一飞冲天了。 接着李适的老娘并不是高兴而是恐惧,毕竟执掌李家的家业(海上贸易),还是有一点的见识。 生怕自己的儿子在朝堂上出事,于是便马上答应了李适信中所求,甚至还私自调集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