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8节 (第1/2页)
本来还苦着脸的崇祯一见李适顿时露出了些许笑脸, “李卿啊,你还是莫要拍朕马屁,朕怕自己会得意忘形。” 李适装作一脸茫然的样子, “什么马屁?这都是臣的肺腑之言,情真意切,绝无虚言,陛下万万不可妄自菲薄。” “在臣眼里,陛下英明神武,慧眼识珠,中兴大明非陛下莫属。” 果然把崇祯拍得哈哈大笑, “李卿太过了,太过了,朕都无地自容啦。” 崇祯身后的王承恩都看的羡慕嫉妒恨,这李适可真厉害,每次都能把皇上拍得喜笑颜开,连自己都不得不退避三舍。 要是李适是太监,那自己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 只见崇祯收起笑容,落寞的说道, “李卿啊,你每次来朕都很高兴,但是朕又想到今日的大明烽烟四起,天灾人祸不断就高兴不起来。” 李适只好说道, “陛下,这些事可都急不来,臣相信假以时日陛下必定能中兴大明。” 崇祯点点头, “朕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每天的坏事让朕连呼吸都感到困难,不是这里打了败仗,就是那里又发生了洪涝,旱灾,蝗灾。” “还有那各催饷的奏章就像雪花一样飘进朕的寝宫,看得朕头皮发麻。” “要不是朕还身在紫禁城,朕都觉得自己快要成为亡国之君了。” 李适能说什么,只能说您老的感觉还挺准的,要不是我李适,你这亡国之君还真是当定了。 “陛下,既然坏消息这么多,陛下少去看便是,眼不看心不烦嘛。” 王承恩顿时被李适这话吓得直给李适使眼色,这是你能说得话吗? 不过崇祯也没有生气,只是很无奈的说道, “李卿这话在理,可是朕身为大明的皇帝,批阅奏折是朕的基本责任。要是朕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朕将来如何去面见太祖高皇帝。” 李适心里吐槽,你的兄长天启皇帝,爷爷万历皇帝,可是不怎么处理朝政,大明还不是稳如磐石,有得时候太过于急功近利是不好的。 但是李适知道崇祯的性格使然,这根本劝不动。 “陛下勤于朝政,臣真是佩服不已。臣看着陛下双鬓都有些许白发,臣又是心痛不已。” “我大明有陛下您,真是天之大幸啊。不过陛下还是要保重龙体,这大明可不能没有陛下啊。” 崇祯顿时感到慰藉,朕登基十五载,虽然大明日渐衰落,但是朕的努力还是被人看在眼里。 “李卿,这闯贼已经围困开封数月,是否能让京营出动一部分兵力南下解困,朕再让孙传庭东出潼关,一起夹击闯贼。” 李适顿时心里大惊,这可要不得啊,这才是真的取死之道。 “陛下,京营才刚刚整顿,还没有形成战力。孙大人也才刚到陕西数月,才刚刚成军,也没有多少战力。” “贸然出动,要是被闯贼再次击败,那我大明就没有任何机动兵力,那我大明就真的危矣。” 崇祯再次面露苦色, “朕何尝不知此理,可是开封被围数月,守城军民无不奋力抵抗。朕若只是眼看开封被困而没有任何作为,天下臣民会如何看朕。” 李适很想说脸面值什么钱,但是站在崇祯的立场上来看,不得不说崇祯说得很有道理。 身为大明的皇帝,有的时候明知不可为,也要硬顶上去,这就是皇帝的责任。 李适又想到开封估计马上就要被破了,这个时候要是派点军队出去救援开封,走到半路就得回来,没有任何危险,还照顾了崇祯的脸面。 “陛下言之有理,臣可以让京营派出三万大军,救援开封。但是孙传庭万万不可动啊,只要有他在,就可以牵制闯贼,让闯贼不敢轻举妄动。” 崇祯顿时大喜,如此就可以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了,但是又想到京营可是自己的命脉。 崇祯叮嘱道, “李卿,京营就算是去救援开封,也不能和闯贼硬碰硬,这可是我们君臣的保障啊。” “你可要吩咐好人,让他们伺机而动,保存实力为先,救援开封为次。” 李适顿时大为感动,这君臣二字说得好啊。 同时李适又疑惑起来,这崇祯什么时候开窍了,居然说出让自己保存实力的想法,他可是大明的皇帝! 第146章 王承恩麻了 当然崇祯皇帝是开窍了,要知道开封被围数月,各路大军络绎不绝的救援开封,全部失败而终。 崇祯可不相信就凭京营这三万人就能救援开封成功。 本来以为让京营和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