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 第18节  (第1/2页)
    所以话好说的很。    “这几天办的户籍证明都在这了,那周股长你就慢慢看,有事招呼兄弟一声。”    “好,我自己来。”    南京虽然为国都,但是摆在周清和面前的户籍证明并不多,一来这个年代的流动性远没有后世那么方便。    二来,总共也有半个月的而已。    周清和把这些户籍证明搬到桌子上,借着灯光快速翻阅起来。    警署不止一处,户籍科也就分地区不同,运气好在这里查到,运气不好那就受累多跑几个警署。    好在运气不错。    只是二十几分钟后,周清和迅速查看的双眼一凝,动作停顿间,右手屈指冲着相片上颇为清秀的年轻人一弹。    何孝峰,找到了。    另一边,方明清送完酒酿,辗转就到了安全屋开始发报。    他和顾知言的存在,是单独的一条线,不与南京的其余红党产生联系,所有的消息都要靠无线电传输,中转。    这也是为了安全的必须操作。    在发完报以后,他把两盒磺胺埋入了死信箱。    晚上九点,红党中转站的据点,奇缘书店后面的民居。    组长兼书店掌柜何守义抄写着收音机的电文。    灯光下,随着播报完毕的口令声,信纸上沙沙的书写停止,他马上翻出了密码本校对。    自四年前领导上海的顾章叛变以来,上海的地下组织遭受巨大打击,伤亡惨重。    就算当初侥幸逃脱的一帮人,也在顾归降党调处以后,由于顾掌握的信息的太过详尽,接连被捕。    此次029号特派员受委派,经南京转道上海,重建上海地下组织,就是由他们接手的转运。    目前上海可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由于当年顾的事情,导致各种关系全部中断,风声鹤唳。    黑市变成了要人命的市。    故南京不止要完成转运的任务,也要解决电台和枪械的问题。    电台的问题南京市委已经解决,反而是相对容易的枪械出了问题。    这个黑市军火商和他们合作了几年,一直没有出事,而且他们事先也调查过,这个黑市军火商也有一定的军方背景,相对安全。    中转站不与情报有任何瓜葛,不会引来特务处的窥视,理论上只要军火商不出事,他们就不会出事。    可事与愿违,军火商的出卖,导致李汉升的中枪被捕,所以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行动。    好在李汉升是安全救出来了,美中不足的就是作为引开特务处注意力的人员,手臂挨了一枪。    他们急需药品。    一个重伤,一个枪伤,这都需要磺胺。    求援的电报已经提前发给市委,他现在总算等到了市委的答复。    数字在经过密码本的翻译之后,终于变成了真正的电文。    转运暂缓,等待通知,货物已到,取货地点数目,二盒。    “有救了!”何守义兴奋的挥拳,重重的吐出一口气,随后点燃了火焰,把电文付之一炬。    不过电文里没有再提寻找枪械的事,这让他有点疑惑。    转瞬他就明白了,一是他们刚出了事,再行动危险性太高,二则,他们的军火来源渠道被灭,上级也是给他们缓和之机。    转身,前往取货。    三个小时后,顾家。    顾知言穿着睡衣坐在沙发上,听着收音机里的广播声。    “如有可能,提供枪械五把,安全第一,不必勉强。”    顾知言看着内容心里已经了然,点燃火焰,把信纸付之一炬。    虽然他不知道转运的事,但是特务处缴获了五把枪事情他知道,所以一眼就能看出是其他组的需求。    刑讯科是个很好的潜伏科室,不直接接触一线任务,情报的泄露任务的失败找不到他的头上。    相反,特务处抓捕到人犯如需审讯,他反而能获得到第一手信息,比如是否有人叛变。    但这个科室同样也有缺点,人少,不够乱,很难浑水摸鱼。    比如这找枪,他没有任何理由需要枪,又不是行动队,还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