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_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 第5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外科医生的谍战生涯 第525节 (第1/2页)

    直到美国提出要断援助,校长才捏着鼻子赏了史迪威一个师。

    “就只有这么多了,其他的人手我抽不出来,哪哪都要防御,我哪能这么轻易的把人手抽出来,而且你知道的,有些人根本不听我的,我指挥不动。”

    史迪威气坏了,他根本就想不通,明明能赢,“为什么重庆就不要赢?”

    这个时候,史迪威训练的部下就跟他小声嘀咕,“你不知道上面贪钱么?赢了怎么拿援助?”

    史迪威醍醐灌顶,破口大骂老蒋恶心至极!

    多少人在为缅甸奋战,多少人死在这异国他乡,到目前为止光是摔在喜马拉雅山的运输机就高达700多架,美军的飞行员为此死了1500多人。

    而这些物资辛苦万分运送到的物资居然有一部分还被重庆上层倒卖了。

    “中国没希望了。”

    然而更让他糟心的还在后面,士兵还跟他说,“发这么大火干嘛?学学你们的飞虎上将陈纳德,人家在中国多习惯,我听说他的飞机在中美之间飞,那货仓每次都是装载的满满当当,那都是要发财的。”

    史迪威气血上涌!

    陈纳德都学坏了!骂归骂,战斗还得继续,缅甸继续打,东亚继续打。

    只是美军的陆军势力确实不如日本,战事推进相当迟缓,而伤亡率非常之高。

    史迪威看在眼里,急坏了。

    再次提出训练中国士兵,校长一口拒绝,没兵了。

    “该死的。”

    于是,史迪威向美国上层提议,“蒋只知道要援助赚钱,我知道中国还有一支军队一直在奋战,我觉得国会的物资支援蒋,不如支援红党,红党一直在战斗,他们愿意打日本人,而蒋不想。”

    史迪威身为中国战区的参谋长,对整个中国的战事情报都非常了解。

    他看见了,看见了红党在被日军大扫荡的时候,打游击战,打反扫荡战,明明穷的可怕,但是战斗的能力一直保持。

    他看见了红党被重庆的军队围剿,但还是依然那么坚韧顽强。

    他在电报里说道:“而且我还看见了他们在教当地的农民种植,大力发展粮食产业,虽然他们没有重庆富有,但是在重庆的军队挨饿的时候,延安的军队都还能吃上一口热饭,我觉得中国军队的希望在延安,我强烈建议国会采纳我的意见,弃重庆,扶持延安。”

    这封电文彻底激怒了校长!

    什么都能忍史迪威,但是红党两个字那是绝对的禁忌!

    “撤换史迪威!”校长直接给罗斯福发报,必须把史迪威撤走。

    但是罗斯福觉得史迪威干的不错,正打着胜仗,为什么要撤?“史迪威不能撤,缅甸战场需要他。”

    校长忍了,这次就是个警告,毕竟缅甸战场打下来还是有好处的,起码物资就能从出海口进来,全程通畅。

    史迪威一看美国上层支持自己,反而膨胀。

    他开始研究战术。

    让美国撤换蒋显然做不到。

    但是如果通过重庆军队的一些矛盾,推翻蒋,然后他自己来做这个司令,指挥全中国的军队和日本人作战,那不就是能赢了?

    于是他决定额外申请一批援助物资迎来收买杂牌军,形成和蒋嫡系军的对立。

    杂牌军早就不满嫡系军和他们杂牌军的区别对待。

    一听有物资,决定坑老蒋一把。

    在豫湘桂,日军大规模冲锋之时,和校长不对付的军队避战不出,让嫡系军自己去迎敌。

    一次战役,嫡系军伤亡几十万人。

    校长彻底坐不住了。

    第357章 (终)

    重庆,校长在高层会议上发了雷霆之怒。

    养了这么多年的嫡系军在此次战役损失高达五六十万,这是继淞沪战役以来最大的一次溃败。

    让他的所有战略谋划都出现了极大的变故。

    不止是对红党,对局势,甚至于在国党里面都会出现根基不稳的情况。

    战略必须改变,反攻必须进行,只有胜利才能挽回失败。

    而事实上不止校长坐不住了,罗斯福也坐不住了。

    不是,重庆的王牌军就这个水平么?蒋这些年到底干了些什么?中国战场决不能失败,必须要有人拖住在这片土地上的200多万陆军。

    要不然这帮人解脱出来,美国军队绝对会被拖死在各个岛屿。

    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起史迪威的报告,考虑向延安方向投去目光。

    香港。

    周清和接到了刘凯的密报。

    戴老板问他有没有大规模杀伤的药品或者日军曾经用过的生物武器,重庆要反攻,戴老板要提前让各地的军统破坏守城的日军后勤。

    “太复杂了。”

    这么多城市城镇这得实施多少次行动才能让国军一路顺利,而且现在的周清和再去拿这种细致的情报,那不是又要出现在参谋本部?周清和稍想一下给出一个新的提议。

    既然要动手,不必拘泥于中国战场的日军,目光放向东南亚各个缺少补给的岛屿,围魏救赵,效果更好。

    这件事他来安排,唯一需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