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误酒 第20节 (第2/2页)
就警惕着,乍然见她动作变大,即时惊弓之鸟般靠上了车厢,紧紧捂住自己的领口。 黎梨:。 她嘴角微抽了下,她若真想看些什么,犯得着看他? 她可见过更好的!那人自幼习武,身上处处都—— 等等! 这时候又想起他做什么! 黎梨受不了这种诡异感觉了,直截了当打破了沉默:“沈探花,你不必害怕,先前我确实是想让你解开些扣子来着。” “但那只是为了你颈间的链子。” 在对方惊疑不定的目光中,她轻声问:“朝珠……” “我的朝珠是在你那儿吗?” * 七年前胡虏全军来犯,大弘西北城防摇摇欲坠,连月战事之下,最先告急的便是军饷。 彼时圣上应机立断,掏空国库购粮西送,京城的世家豪族们也毫不惜力,各自筹了民粮往西北前线送去。 那一年黎梨刚满十岁,看着大人们终日面色沉重,她也隐约明白了些战争的意味。 大概是令人焦虑、惶恐、不安的。 当时锦嘉长公主尚在,公主府自然也筹了粮,眼瞧着父兄奔走,年幼的黎梨也想帮一些忙。 但她人小力轻,没有人会真正需要她,于是想了又想,她裁下了自己的朝服冠珠。 郡主朝服,曾在宗继龙脉之下受天家颁礼,自有宗室尊荣气度,顶冠的朝珠不仅仅象征着皇亲身份,更蕴含着王朝祖上对子孙后裔的祝福。 她想将这份祝福送给西北边关。 这大概是十岁的黎梨最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她亲自绞了彩丝金线,搓了细绳,串起朝珠,然后把它塞进一袋装满干饼的民粮里,万盼着它会跨过遥遥河山,去到西北将士们的手上。 至于因为私自裁剪朝服冠珠,此举太过不敬出格,她又如何领了好一顿罚,那就是后话了…… “那日在亭子外,我看到你颈间似乎挂着几枚圆珠。” 黎梨耐心道:“我幼时娇纵挑剔,圣上为我选的朝珠材质十分特殊,夜间浮光细闪,你颈间珠串的光泽,实在有些相似……” 若没记错的话,这位探花郎故籍在苍梧,正是西北边关的五城之一,说不定那朝珠装在干饼袋子里,兜兜转转去到他的手上…… “那珠串,竟然出自郡主之手!” 沈弈听着,大惊之下腾地立起,险些“哐”地撞上车厢顶。 黎梨连忙将他拉到自己身边,高兴道:“真在你这儿?” “不不不,当然不是。”沈弈神色激动,却连连摆手。 眼见着黎梨不解,他稍一犹豫还是背过身松了领子,将颈上的珠串解下,递给她细看。 黎梨认真端详着,听他说起由来。 当年那场戍边战役拉锯极久,在最紧要的关头,京城援赠的军资到了。 久战消耗极大,大批量的军饷援助无异于一块镇山之石,结结实实地填满了将士们的心窝,一时之间大弘军队士气大振,屡战屡胜,接连夺回失城。 最后一座城池便是苍梧,鏖战七日后,一支先锋小队趁夜从侧边破了胡虏的死守,为大弘军队打开了苍梧的城门。 有位小将士挺身伫立在城墙之上,一身银盔沾沙带血,看不清模样,但手上绕着一串金线玄珠,连发箭矢射穿八十人头。 他挽弓的手极稳,珠串悬挂腕间几乎一动不动,只在瞄准新的目标时移弓松弦,但凡看见那串珠子浮光偏转,便是一道胡虏的催命符咒,只消箭落,定然命陨。 胡虏败得彻底,大弘当夜就夺回了苍梧。 那场战役之后,许多故事都被将士百姓们津津乐道,那位没金饮羽的小将士与他手上的珠串更是引人好奇猜想。 后来云将归京,黎将来任,这些故事传言也未曾停过,甚至在边关城池中愈发风靡。 黎将听闻这些往事,笑着称赞道,将士英勇,都是王朝的荣耀。 于是百姓中有擅手工者,开始做一些相似的珠串兜卖,边关苦了太久,都喜欢这样胜战辉煌的好彩头。 “七年了,在边城之中,这样的珠串仍十分受欢迎。” 沈弈感叹道:“我也听说过许多不同版本的故事传说,实在没想到,那珠串竟然是出自郡主的大逆不道,连朝珠都敢私裁下来,咳咳……” 他自觉失言,幸而黎梨一心看着手里的珠串,没作怪罪。 沈弈笑道:“我这串,自然只是街坊百姓的仿制品罢了。” 不必他说,黎梨也瞧得出来,远看虽然相似,但拿到手里便知不同,且不说丝绳并非她绞的金线,而是杏色彩绳,那几颗珠子也不是她的朝珠,而是涂着粼粉的普通圆石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