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鱼目混珠 第64节 (第2/3页)
着灯笼架构。 孟渔凝视这片身影,唤了一声,“明环?” 林明环手中的动作一顿,猛地转过身来,时隔近半年,本以为此生无缘相见的两人竟在宫中再次再会,皆刹时红了眼圈。 孟渔往前走了一步,林明环想起进宫之前的教导,竟站起来向他下跪行礼,“奴才见过少君。” 他大步上前将人扶起来,又难过又生气,“你这是做什么?” 林明环眼睛更红,深深看着他,哽咽至极地叫他“小鱼”。 宫人不明所以地看着这一幕,孟渔抓住林明环的手,“走,我们进屋说。”目光扫一圈,“你们都在外面等着,谁都不准进来。” 林明环望着气昂昂的孟渔,眼里溢出些苦涩。 两人进了殿内,孟渔到底不想让傅至景借此大作文章,因而没有关门,余光一瞄,庭院里的宫人果然正在注意他们的动向,想必正时刻准备去向傅至景汇报。 孟渔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他们看,拉着林明环在桌前桌下,急问:“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他们说能够见你一面,我就来了。”林明环打量着珠光宝气的孟渔,顿觉自己一身布衣灰头土脸,不禁连看他都觉着是奢侈,语气低落,“布政使说带走你的是陛下,我原以为他在诓我,可见了圣旨我才不得不信,后来我听说陛下纳了少君……” 孟渔眉宇间染上些怅然,咬唇,“你这一路过来,他们没有为难你吧?” 林明环摇头,“你呢,你都想起以前的事了?” 两人面对面坐着,放在桌面的手握在一起,给予彼此力量。 孟渔涩声说:“是,但那不要紧。”他吸了吸鼻子,“除了让你见我,还有其它的吗?” “没有,说让我来给太妃做寿灯,我要是答应了,就可以见你。” 孟渔却很是紧张,“只是这样?” “嗯。”林明环见他紧蹙的双眉,担忧道,“这些时日,你在宫里过得还好吗?” 孟渔不想他担心,勉力一笑,“你看我如何?” 林明环上下将他打量一番,咧嘴笑说:“好,很好,你穿这身很好看。” 再多的笑容也掩盖不了二人眼里的落寞,孟渔又问了些小渔村的近况,得知何大娘和王大叔身体健朗,如今生活起居都有人照顾,这才正色道:“明环,你听我说。” 林明环紧紧地握着他的手,“我在听。” “从前的事我不便告诉你,但在渔村的那五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他如鲠在喉,“我多谢你对我的关怀,也无悔与你结过婚契,我比谁都希望我只是小鱼,安安乐乐地过一辈子。” “可是如今我已是陛下的少君,你我之间只能缘尽于此。明环,你才十八岁,我比你整整大了九载,你理当叫我一声兄长,我在此祝你早日觅得真正的良缘。” 孟渔不想让林明环知道自己的身不由己,那无非是多一个无可奈何的伤心人,不如劝对方放下过往。 林明环流下泪来,在孟渔想要把手抽回去时又牢牢地抓住了,痛苦道:“他对你好吗?” 孟渔一字字地道:“贝阙珠宫,穿金戴银,肉山海酒,世人追随的东西我都有了,没什么不好的。” 这一回,他坚决地将自己的手从林明环的掌心里收了回来,起身道:“不是要做花灯吗,你教我。” 他不等林明环,先往前走了几步,被院外的日光一晃,险些落泪,只好用力地眨去眼中的湿润,继而让宫人再搬一个矮凳出来,与林明环坐在院中编织竹条灯笼。 日暮西山时手中的最简单青玉白的圆弧灯笼才成了形,孟渔点燃了灯芯,提灯笑着送林明环出太和殿。 林明环很是依依不舍地一步三回头,身影渐渐消失在幽暗的宫道里。 孟渔脸上的笑容被风吹散,难辨神色地回殿静候傅至景。 戌时已过,食桌摆满冷凝了的一口没动的膳食,孟渔石雕似的坐在桌前,听见殿门的声响,放在膝上的双手紧实地交握住。 他抬起头,看向已经抵达跟前的傅至景,难以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