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同盟解散(推荐,收藏,追读搞起来啊!!!) (第1/2页)
雒阳城。 禁宫大内。 刘备手按长剑,带着几名亲卫,走进了太庙偏殿。 此时,殿中已经有数名兵士把守,关羽则手持青龙偃月刀,立在门前。 “云长,什么事?” 刘备脸色有些严肃,问道。 关羽带着刘备进入殿后一处庭院,院中枯井旁,赫然躺着一具尸体,看穿着,乃是宫女。 “这是……” 刘备吃了一惊,他拿着火把上前查看,这尸体要有腐烂迹象,显然是死去多时。 他再仔细看时,那尸体脖颈处好像挂着一物,藏在贴身衣物之内。 此时,张飞和花荣也率领数十人到了殿外,关羽让其他人都在门口等候只放张飞、花荣两人进来。 几个人抬起尸体,小心翼翼从她脖颈上取出物件。 这物件乃一锦囊。 再打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启视之,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 刘备借助皎洁月光看到这几个大字,当即浑身一震,连忙把玉玺包好,对众人道:“将此物收起,我等快快离开!” 说罢,就把玉玺交到关羽手中,关羽正要推辞,却见刘备神色严肃,便不好再说。 …… 第二天。 公孙瓒率领大军来到雒阳。 询问昨日情形,刘备只说:“董卓西凉铁骑速度甚快,追赶不得,只在城中救火救人。” 公孙瓒又问有什么异常时。 刘备也说没有,并未将获得玉玺之事告知公孙瓒。 见状,公孙瓒也将兵马驻扎在城中,修书一封,请袁绍进城相会。 又过了三天。 袁绍大军终于到来。 他们见雒阳如此残破,都纷纷咒骂董卓不得好死,但却只字不提再进军长安,解救天子之事。 当夜,众人在袁氏旧宅聚会。 席间,袁绍说道:“此番大功,全仗诸位同僚,今日在此,绍敬各位一杯!” 说罢,袁绍将樽中酒一饮而尽。 随后,袁绍坐回座位。 他看着诸人,缓缓开口:“如今我等已经收复雒阳,董贼逃往长安,下一步该如何迎奉天子,各位有何高见?” “盟主。” 袁绍话音未落,孔融却站起身来。 袁绍面带笑容,看着孔融:“文举兄请讲。” 孔融朝袁绍行礼,说道:“盟主,此番我等兴大军而来,为的就是重返雒阳,迎奉天子,如今雒阳收复,天子近在长安,在下也该回去处理一下北海之事了。” “北海何事?” 袁绍问道。 孔融说:“北海时有贼寇作乱,前几日我的长史王修书信告知,那海洋之上,有一大寇,唤作汪直,麾下联合黄巾残部孙恩、卢循,聚众数万,在沿海一带肆虐,此事迫在眉睫,望盟主准我回返。” 他这番话言辞恳切,袁绍不好反驳,于是说道:“既然如此,文举兄自行离去便是了。” “多谢盟主。” 孔融拱拱手,随后带着麾下众将及兵马离开。 紧接着,孔伷、乔瑁、张邈、罗艺等人纷纷起身告辞,所说的理由不是领地之中贼寇肆虐,就是自己粮草不济,只能撤军。 总之,就在一众诸侯进入雒阳之后,渐渐的都开始萌生退意。 …… “大哥,你说这是什么事,简直是气煞我也!” 回到营房,张飞依旧对今日宴会上众人离开的事耿耿于怀。 刘备说道:“如今天下纷乱,各地贼寇从生,众人要回去休整,也是情理之中,翼德不必生气。” “唉!” 张飞狠狠叹了口气,嘟嘟囔囔道:“要是讨伐黄巾时,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