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节  (第2/2页)
遁入空门。当时郢王爷带着人赶到时,剃度的大殿外头坐着满地的和尚,世子爷的头发都散开了,而剃度法师的刀子就差那么一寸,就落下了。”    中年男子用手指间,比了比距离。    他说的活灵活现,众人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这一幕画面,一身白衣的男子,清冷出尘的端坐在佛像前,身边站着的法师手持剃度戒刀。    堂堂天潢贵胄,竟要遁入空门。    还有比这荒唐出格的事吗?    “据说当日,要不是太子派人及时拦着,郢王爷差点就砸了那百年护国寺的庙门。”    这位中年男子倒有几分说书的本事。    这段讲的精彩纷呈,让大堂里议论的越发激烈起来。    有客人激动一拍桌:“要我说,要不是这些和尚怂恿,世子爷这样的身份,何至于如此。”    “就是,郢王爷膝下只有一子,这岂不是要让人……”    虽说这驿站是在荒山野岭,没有什么探子。    可‘断子绝孙’四个字,还是没人敢说出来。    不过有此想法的,显然不止在场众人。    此事后,圣上和太后都震怒不已。    太后虽喜欢礼佛,可她却不会想亲眼看到自己的亲孙子遁入空门。    “所以自此之后,圣上再未宣过护国寺的大师们进宫参禅悟道。”    这帮和尚憋着要让自己亲弟弟的儿子出家。    皇上总要顾忌郢王爷的颜面。    这些人说的眉飞色舞,沈绛和阿鸢听的入神。    反而是坐在对面的清明,脸色却不对,几次都欲开口的样子。    阿鸢也听的两眼放光,忍不住问沈绛:“小姐,你说这位世子爷真的是被怂恿的吗?”    “市井之言,你也相信。”对面清明终于抓住机会开口。    阿鸢看着他说:“那你说,为何这位世子殿下放着好好的爵位不要,非要出家。”    见清明不反驳了,阿鸢又笑道:“你看,你也不知道了吧。”    清明:“……”    我知道,但我就是不告诉你。    沈绛对这件事也挺感兴趣。    因为作为曾经的批命受害者。    就沈绛个人而言,她对这些光头是绝无好感。    当年给她批命的就是个大和尚,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就让她被养在衢州。    沈绛开口道:“反正秃驴都不是好人。”    此时一直沉默的程婴,淡笑问道:“三姑娘,何出此言?”    一旁的阿鸢捂嘴一笑。    她替沈绛回道:“我家姑娘,最是不喜欢僧人,以前在衢…老家时,每次凡家中来了化缘的僧人,小姐就只让给半碗饭。”    程婴倒是对这个做法挺感兴趣。    他一双清眸,透着淡淡不解:“为何?”    沈绛倒也不避讳说起这个,她双手托着腮,扬眉道:“因为半碗饭,不至于让他们饿死,但也不会吃的太饱。就因为吃太饱了,这些人才会闲得慌,多管闲事。”    正值少艾的小姑娘,眉宇间光华绽放,透着狡黠的飞扬。    倒有点儿像得逞的聪明小狐狸。    若说沈绛有什么心愿,大概就是愿天下从此再无这些吃饱了撑的没事爱给人批命的光头。    清明听着这样的话,觉得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整个大晋朝,都是尚佛的风俗。    京城年轻的贵族小姐们,哪个不是虔诚以待,甚至还渴望得到有名望法师一句半句的夸赞。    这样与自己的婚事上,也有些利处。    谁曾像眼前这位姑娘,居然因为嫌和尚们吃饱饭会多管闲事,只给半碗饭。    他转头看向自家公子,等着公子脸上浮起不赞同的神色。    可等了许久,程婴终于含笑点头说:“这个法子,倒是好。”    好?!    好在哪儿。    大堂里的热闹还未散去,沈绛思绪却飘的有些远了。    在她的梦里,曾梦到在太子和三皇子落败后,有个男人不是皇子,却深受皇帝信任。    自此手掌生杀大权,杀伐决断,权倾朝野。    偏偏这个男人在梦里,没有一丝线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