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6节 (第3/3页)
是主任对于海棠的评价。 很有可操作性,这是一个老车间人对于海棠这份文件的认知。在车间里干了这么多年,他太知道这个车间里有过多少的无奈了。有多少能说的事情都消失在车间里了。 再加上于海棠干拿着这份文件来找他,不用说一定是给上级领导看过了,并且认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才会同意她来的。 不然一个‘厂花’来到一个血气方刚的车间里,这个车间还用干活吗。不都盯着厂花去了吗。 只不过对于于海棠这份文件中关于李守良的部份,让他不是很满意。他干了这么多年,理解了一个道理,就是你可以出挑,但是不能太出挑。 要学会和光同尘、要有大局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最不难懂。且根据他的理解,厂长如果看到这份文件,应该也是不会同意的啊。 主任指着最后这份关于李守良的文件说道:“这份文件,这篇文章,咱们领导看过了吗?有没有什么指点?” 于海棠一脸的惊讶,刚步入社会的她还不会掩饰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都在脸上就能看的出来。 为什么?于海棠心里也在惊讶、不解。关于领导不让选用李守良这篇文章,她是不理解的。 可是孙主任已经跟她说的很明白了。关于李守良的文章不能用,换一篇上来。厂里这么多事,这么多人。这么多年的一个厂,怎么就得挑一个刚进厂两三年的孩子。换! 而且她能听懂的是:只要文件内容再细节方面更完善一点。再把第一篇文章准备好。那就很有可能被领导选用。而且她也很可能就能直接转正了。 这可是一个压过何雨水的好机会。她刚入厂就转正,何雨水还得苦苦的熬着,继续干满多长时间才能转正。那不就证明她比何雨水强多了吗。 但是尽管领导不让用李守良这篇稿子,但是也没说一直不让用。所以她也耍了个小心眼。 就是来到一车间,寻找第一篇故事。同时接触李守良,完成完善关于李守良的这一篇故事。等什么时候时机到了,自己就可以发了。 这是她的想法,因为她觉得,没有什么比李守良这个文章更容易引起大家的轰动了。 知道瞒不过主任的于海棠也只能实话实说。现在不说,人家去广播站一问,或者去领导那打听打听,很容易出结果。 于海棠如实说道:“主任,领导说了,李守良这篇文章不会被当成第一篇文章发出来。第一篇文章我还会从车间里,寻找别的思路来撰写。” 主任这才点点头,这个想法就对了。不然领导这不是把自己手里的肉,明晃晃的往人家手里送吗。 主任笑道:“海棠,这个事啊,咱们车间一定大力支持。你放心,我一定嘱咐好,任何人都无条件支持你。你就放手施为。” 于海棠笑眯眯的道:“主任,这可是您说的。” 主任点点头道:“说话算话,你要是没有什么事了,我就送你进去。我去嘱咐一下,让他们支持你的工作。不过我觉得,应该也不会有人拒绝支持你的工作。你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啊。” 于海棠一跺脚嗔怪道:“您还是车间主任呢,怎么也没个正行。赶紧走吧,早搞定文章内容让我早回广播站就是对我的最大的支持了。” 主任笑着站了起来,带着于海棠来到了1车间内部。 随着两人越往里走,众人大都放下了手里的工件。眼睛随着两人往里面移动。 来到中间站定,主任看着大家都看着呢。直接拍了拍手道:“好啊,每次我讲话就没这么安静过,要是你们以后也能这么安静就好了。” “哈哈哈——。”众人大笑。 主任立即进入正题道:“好了,言归正传。我旁边这位呢,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甚至得有点熟悉。她就是咱们厂广播站的于海棠。” 好——又是一连串的叫好声。鼓掌声。啪啪的。。 主任道:“于海棠同志呢,近期有一项任务需要咱们车间配合。咱们车间任何人,只要被于海棠同志问道咱们车间的事儿,应该尽可能的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然了,我认为你们对着个要求应该没有不满意的吧。” 下面又是一阵大笑声,主任趁机对着于海棠道:“咱们厂的那几位高级工也可以问,但是尽量不要在他们做工件的时候问,就趁着他们做完工件的时候问吧。好歹是高级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