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9节 (第2/3页)
’,不然这小子‘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抬眼旁边瞅了几下,刘工故作正常道:“咱们车间啊,你们来之前虽然也不定量计件。但是大家态度也还算端正。 但是自从这事儿闹出来之后,这连着几个星期的工件出品,绝对是出现问题了。这出品少了至少小一半。 你们‘外调’的师傅随手做的、锻炼来的工件不计入。有人磨洋工太光明正大了。” 李守良起初一听,就知道是董继强一伙人干的,毕竟他们这伙人,人不少,要是有一个坏心眼子,很容易被‘传染’。 现在这个情况就是这样。不过李守良突然想到,这事儿给他说干嘛?他又不管这个。但是转念一想,这刘师傅大概是觉得他跟董继强一伙人有冲突。 所以他把这事儿告诉李守良,就等于帮李守良提前整理了犯罪证据。觉得‘帮忙很大’。 李守良反问道:“刘师傅,这事儿肯定隐秘啊。你怎么知道的?不然人家还能让你在这个车间保持住现在的地位?” 刘师傅尴尬一笑,随后自嘲一笑。这事儿实在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 刚来的这个车间的时候,刘工,小刘工爷俩还信心满满的想要大展拳脚,特别是因为车间主任给爷俩画的大饼,很好! 来了之后,刚开始也没看出什么弊端来,像欺压学生这种事儿,根本没有爆出来。 刘工自己对‘老一辈’的师傅进行‘摸底’。小刘工对年轻一辈师傅进行‘摸底’。本来想着都是一个厂里出来的,技术应该不会断层。 可万万没想到,这技术他就真的断层了。老一辈的大多踏实、肯干一些。因为现在能吃饱饭了。比啥都强。 但是这稍微年轻一点的师傅,诸如董继强这一些人。就不行了。好歹是干了这么多年了。结果呢,普遍在2、3级卡主了,这一派人最高的不过是3级。 纠其历史原因都是因为中间一段时间,这些人不干活造成的。都偷懒耍滑惯了。这技术可不就涨不上来吗。 随着老一辈的技术经验涨不动了,自己的工作量也在逐渐的下降。董继强这一辈人的技术没有上涨。那工作量、工作任务完不成,自然厂子的效益只会越来越差。 而他们自己也能察觉到厂子的效益越来越差,可自己也没本事,没有门路,没有自信去别的厂干活。只能混,再加上一直怕倒闭。 所以在新来的学生那里,就是‘剥削’、‘要钱要粮的教活’。直到这厂子倒闭,被红星吞并重组。自然这些坏毛病也就被带了过来。 刘工、小刘工爷俩得出了‘技术断层’这个结论之后,实在是很难以想象的。但是事在人为,爷俩随后也想了很多的办法。 来改变这个车间的现状。中立的那些老师傅都没有奋发的心气了。只是老老实实的完成工作,他们自己倒是不磨洋工。但是也绝对不管别人磨洋工。 董继强一伙就是纯粹的改不过来了。不然刘工爷俩本来打算倾囊相授的,结果愣是没找到个好的。 无奈之下,只能是拢了一批学徒学习。更多的是无可奈何。毕竟学徒还得从头教,而且这么多呢。这些有基础的‘师傅’们,要是能学点真东西。不也传播的、学的更快吗。 刘工一愣神,看到眼前晃着一只手。才想起李守良正跟他说着话呢。只能是苦笑的摇摇头,没说出什么来。 难道说自己爷俩对这些人摸排了一番,很是熟悉。你李守良看出一个人磨洋工是靠对工件的熟悉。也只是察觉到几个。 他们爷俩对这些人熟悉,是因为知道他们的正常做工速度。再看现在这段时间的表现,都不用猜测,就能下肯定的结论。 刘工道:“这事儿,别管我是怎么知道的。我好歹也是在这里干了这么长时间了。还能不了解,看不出来?怎么样,守良,刚才这信儿够不够。” 李守良心想:我又没打算狠狠的整治人家。闹了这么大,还不够吗。我都准备回车间的人了。你告诉我也没用啊。 不过也没再要求什么,‘杀人不过头点地’。李守良点点头道:“够了,刘师傅。走着,我跟你过去看看,这是什么件?” 李守良回头看了一眼,嘱咐了一句:“这个件,等会儿看我回来的时间长短,你们的水平我都有数,等会儿我回来的时候,要是没达到你们的水平做出来的工件数。以及工件应有的质量。你们仔细着。” 说罢两人往刘工的位置走去。这车间里技术最高的两个人站在一块聊了得有小半小时的话。能不受车间里的关注? 此时两人一动,大家的心思也都跟着过去了。尤其是眼见,刘工递给了李守良一张图纸,两人手里还拿着一些不算成品的工件对比、对照,观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