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7节 (第2/3页)
然后回乡下去。正好乡下还有他分的地。” 最近估摸这个事儿的人不少。我打算给两人搭个桥。 “那得多少钱?您也不知道个大概?” “我都打听了,怎么会不知道。刚才说不知道是套话。现在啊,咱们厂这么一个名额700有价无市。 我打听了几个老伙计,有帮着拉线的,至少也得是750,没有什么关系的,就得800了。” 李守良顿时吃了一惊,他是真的不了解这个行情。怎么会这么高呢? 一个学徒工第一年18,第二年20,第三年22。考核通过是一级的33。不通过是27.5。 216 240 264=720元。什么概念,三年不吃不喝,全给人家,还不够呢。 “师父,现在这个行情涨得这么厉害吗?” 一大爷摇摇头道:“你以为呢。这两年这个工作是越来越不好找了。当然了是说像咱们这样的好单位。要是一些差点的,收入不怎么样的地方,还算可以。 但是谁不想找个好单位呢。起码来说,咱们厂从没拖欠过工资吧?就这点儿,就够羡煞多少人了?现实情况是,多少人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饥一顿饱一顿的,一到月底就拉饥荒。就指着下个月的工资过活呢。咱们中院不就有一家。贾东旭活着的时候,花钱大手大脚的,到了月底就上门来化缘。 可他们家是因为吃得好。大部分人是连口能吃的都没有。” 这个道理,李守良是懂的。尤其是前两年粮食减产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生活确实困苦。 李守良突然想起自己进厂的时候,陡然问道:“师父,我进厂那年,一个名额能卖到多少钱?那时候春季招工也是嘎嘎的吧。” 一大爷点点头:“那时候咱们厂,还没根据上级指示合并这么多小厂。效益的提高带来的是大量的工人不够,以及有经验的老师傅的缺失。 那个时候,我没记错的话,大概也就3、400还是400多点?反正绝对不到500块钱。现在才过去不到三年多一点儿。就涨到了现在这个行市。 再等两年,我估计能涨到一千吧。” 李守良点点头,照现在这个涨幅,一千也只是不到两年的事儿。尤其是到了后面那段日子。工厂有些风波起。 学生们去开辟新的天地,大有作为。 工人们十几年如一日的,没有涨工资。那个时候想进厂来,根本没有门路。 “好工作,到哪里都不好找啊。”李守良感叹了一句。和后世也是一样啊。 “不过,师父。这工作既然这么多想要的。那那个人肯定不愁卖啊。您不急不慢的,人家再给卖了怎么办?” 一大爷笑笑道:“这事儿你以为这么容易?当然不。现在买卖工人名额是非法的。关键是敢干的人还少。不然到时候大家都知道了,还怎么赚钱。 所以还得换一个说法。” “怎么做?” “这第一步自然是双方谈妥。这个谈妥,首先是我去谈,我这个中间人谈。这时候就是我来掌控这个价格。 一般这种情况下,中间人会把自己的那份抽出来。然后双方查验。当然了,这个查验也不是说怎么着。不过是当面看看。看看这个 账面上的事儿说的差不多了。还有一道工序。就是由卖工作的,给出具一张借据之类的。就说家里有急事儿需用钱,工作抵给家里的亲戚。 然后再由双方证明之类的大概就够了。其实也没人去细查。” “那闫解成这个?” “他这个我都打算好了。谈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咱们家也不缺这仨瓜俩枣的,就只要个人情算完了。不然,就以老闫那个雁过拨毛的性子。 要是知道了,还不知道得怎么再闹腾呢。即使是不闹腾,那他也得在心底里记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