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第2/2页)
左宝树这才放心带她进屋。 冯巧儿拎着布袋走进来,只说要借粮,被左婆子含笑拒绝:“你娘不是下山去讨粮食了吗,估摸着明儿后晌也回来了。” 借粮借粮,从来都是有借无还。 她去找常妈妈理论,常妈妈就给她摆臭脸,说什么庄子都是主家的,他们家出点粮食养主家的闺女,天经地义。 去他娘的天经地义! 庄子是主家的没错,可他们家种主家的地也不是白种,每年都要交租。 年景好,除了口粮,还能剩几个钱。若遇上饥荒年,交给主家的租子半点不能少,他们家连口粮都剩不下。 这几年天寒得出奇,冷得早,回暖晚,时旱时涝,日子不好过。 昨儿常妈妈过来借粮,说姑娘病重,再不吃东西怕熬不过,她才借了一点粮食。 今天姑娘的病好了,冯巧儿又跑来借粮,打死她也不会再借。 救急救不了穷,左庄头吧嗒了一口旱烟,看向冯巧儿手里拎着的布袋子,问她:“手里拿着啥?” 冯巧儿一听就知道借不到粮了,这才想起换粮的事来。 她将布袋子递给左庄头:“叔,您看看,这麦种能换粮不?” 左庄头放下烟袋,接过布袋掂了掂,能有一斤重? 布袋小小一只,巴掌大小。 并没看里面装的什么种子,先问冯巧儿:“换多少粮?” 到底是换,不是借了,谁知冯巧儿狮子大开口:“想换点米和面,叔您看着给。” 左庄头沉默了,听自家婆娘冷笑一声:“用这点粮种换米换面,当咱家是痴货吗?” 左小丫这回头也没抬,只顾着搓手里的麻绳。 冯巧儿眼珠转动,随口扯了一个谎:“叔,这是粮铺里的麦种,主家给我们姑娘带过来的,您看看,都是好种子。” 如果姜舒月在场,肯定会给冯巧儿的逻辑自洽能力点赞。 听说是主家粮铺里的种子,左庄头立刻重视起来,翻转小布袋倒出一些麦种在掌心。只见种子颜色略深,颗粒饱满,一看就是最上乘的粮种。 少是少了点,但真是好种子。 好种子撒在地里,能种出好粮食,好粮食丰产之后又能留下好种子。二代种虽然不如一代种,但良种的二代,肯定比普通的一代种强。 粮种是庄户人的命,好种子更是命根子,左庄头长这么大都没见过如此饱满的粮种。 手心里捧着一小把良种,左庄头仿佛能看见日后田庄大丰收时的景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gt;蒹葭是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