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_第1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第2/2页)

盯着了。

    常妈妈是原主外家的家生子,跟着先福晋嫁到乌拉那拉府上。等到了年纪由先福晋做主配给了外头铺面的一个管事,本人仍旧留在先福晋身边服侍,成了管事妈妈。

    后来又升级为原主的乳母。

    生在高门长在高门,常妈妈虽不敢说见多识广,看人还是有些准头的。

    早听冯巧儿说过,附近围场有个侍卫经常拿点心给她们吃。

    那时候姑娘傻不知事,巧儿又是个贪嘴的,常妈妈不是没有跟去过,奈何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见不到人。

    两年多时间,愣是连那个侍卫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她不让冯巧儿带姑娘去,可冯巧儿馋得难受,哪里肯听。

    时间久了,没见出事这才逐渐放下戒心。

    今日对方登门做客,常妈妈才算见到真佛。

    从看见两人的第一眼起,常妈妈就在心里断定,这两个侍卫出身不低,至少是上三旗的贵族。

    又见两人没什么架子,似乎很好说话,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放下。

    从前人家没少拿点心接济姑娘和巧儿,连她都吃过,特别好吃,请人家吃顿饭也是应该。

    乡下人家没有高门贵族那么多讲究,什么女眷不能见外男,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

    家里穷的连桌子都没有,来了客人只能挤在灶台上吃饭的,大有人在。

    去年小院东墙被雨水泡塌,找田庄的人帮忙筑墙,还不是一堆人男男女女凑在一处吃。

    她和巧儿也就罢了,都是下人,可姑娘到底是金枝玉叶。

    哪怕主家将姑娘许给了冯明知,在常妈妈的认知里,姑娘也照样是她奶大的小主子。

    永远不会变。

    “姑娘,今日跟印公子说清楚吧,以后不见了。”常妈妈一边给冯巧儿打下手,一边委婉地提醒姜舒月。

    转过年,姑娘十一岁了,大户人家十一岁的姑娘都该开始议亲了,再见外男不合适。

    姜舒月以为常妈妈这样说,是因为家里将她许给了冯明知的缘故,笑道:“妈妈您放心,我有分寸。”

    见常妈妈蹙眉,索性摊开了说:“城里上学束脩很贵,笔墨纸砚也不便宜,您看明知哥都瘦成什么样了。我缓过来了,就想着赚点钱贴补家用。”

    她把自己开农家乐的计划跟冯巧儿说了,冯巧儿举双手支持,现在见她娘拖后腿,当场拉下脸:“娘,为了让哥哥读书,家里所有钱都搭进去了!这回若不是姑娘挖到人参,咱们就得吃陈米陈面,和那些臭鱼烂肉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target=_blank class=linkten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gt;蒹葭是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