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第1/2页)
四阿哥定定看了她一眼:“你似乎很喜欢种地。” 这回姜舒月没藏着掖着:“左庄头说我天生会种地,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确实喜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土地永远不会辜负勤劳肯干的人。” 见四周无人,站在田埂上仰头看他,眼巴巴地:“所以成亲之后,我还能种地吗?” “你也说了,八字还没一撇呢,害不害臊?”四阿哥耳根发热,撇下她,独自背着玉米朝灶屋走去。 姜舒月:她喜欢种地,光明正大,有什么可害臊的? 屁颠屁颠追上去,又提议:“前院的辣椒、韭菜和番茄大丰收,要不要也去摘点儿?” 不管怎么说,先在婚前把兴趣培养好,婚后才有继续种地的可能。 四阿哥将背篓扔给长命,长命张大嘴巴:主子爷下地干活了? 除了每年的二月二,众皇子跟着皇上扶犁下地,四阿哥很少对农事上心。 长命张着嘴巴接过背篓,听主子爷吩咐:“把玉米装好,带回去,将背篓腾出来,我还要用。” 跟着皇上春耕也还好,天气不算热。这大夏天的,四阿哥额上全是汗,还想干啥? 将玉米收好,就见主子爷跟着舒月姑娘钻进了菜园,又是辣椒、又是番茄,就连韭菜都亲自割了半畦。 长命:主子爷不是想去户部行走吗,怎么看着越来越往工部靠了? 朝廷六部没有农部,农事本来归户部管,可户部只管田地和赋税都要忙不过来了,根本没时间发展农桑。 而皇上又格外重视,便将发展农桑这一块从户部挪出来,在工部单独成立农事司。 理由十分牵强。 工部兴修水利,有利于发展农桑,比户部这个管钱的衙门更适合。 皇上注重发展农桑,可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户部管了这么多年都管不好,急于甩包袱,让工部这个临时接手的怎么管? 可谁让人家是户部呢,管着朝廷的钱袋子,在六部中的地位仅次于吏部,又岂是工部敢招惹的。 工部尚书被迫接下这个烂摊子,头发愁白了。 户部甩完包袱,还得了便宜卖乖地给工部提要求呢,每年要筹集军粮多少石,太仓的储备粮需要多少石……规定得明明白白。 总量不减反增。 工部尚书心里苦,不仅愁白了头,还脱发呢,后脑勺一大块斑秃,无冬历夏都得戴着帽子遮丑。 四阿哥有事没事就往雾隐山田庄跑,从客人变成半个厨子,现在又从厨子变成了农夫。 因着雾隐山田庄的关系,四阿哥虽然还办着皇上交代的户部差事,可私下没少往工部的农事司跑。 有一回,工部的人见到他,半开玩笑问:“爷不会放着户部的美差不去,想来工部的农事司接烂摊子吧?” 据说工部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