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第1/2页)
不说生病,每年生娃因为请不起稳婆,糟蹋了多少妇人,左庄头不忍回顾。 仓中有粮,心里不慌,手上有余钱,家人少遭殃,都是在理的。 豆油的卖价是大豆的十几倍,但左庄头和左宝树还是按照东家的嘱咐,只卖一半油给油行,剩下的全都运回了田庄。 东家的原话是:“种田太累,终年不吃油水身体会垮。” 说到底还是命重要。 饶是如此,当种黄豆的佃户们拿到二十斤豆油和一两多银子的时候,激动得掩面而泣。 而另一半没种黄豆,让地空着的,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种小麦得细粮,种黄豆得粗粮,从来没人想到过用黄豆榨油。 然而羡慕嫉妒恨远远没有结束,更让人生气的是,黄豆榨油之后剩下的豆饼运回来可以煮豆浆,做豆腐,剩下的残渣摊饼也可以吃。 就是黄豆秧打碎了埋进土里,也是养地上好的肥料,听东家说埋过豆秧的地比白地粮食亩产高。 黄豆浑身都是宝,他们却拿它当根草,一个个都恨不得穿过去抽死当初那个犹豫的自己。 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人绝望的,最让人绝望的是,旱灾一直在持续。入秋开始滴雨未下,田地里的土一捏就碎,旱得根本没办法给小麦播种。 今年粮食减产,各家收成都不好。即便没交下半年的租子,也没交人头钱,确实囤了一些粮食,可明年若是绝收,以后的日子也会非常难过。 卖儿卖女不至于,但挖野菜啃树皮是免不了的。 姜舒月抓起一把垄沟里的土,轻轻捻着,对众人道:“这种情况种不了小麦,全都改种春玉米。” 她之前留下的种子够用。 培育过的小麦种子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跟玉米还是没法比。 众人听说全都改种玉米,心有些慌,可也只是一瞬。 有了轮作大豆的教训,所有人都意识到,种地听东家的准没错。 这回没种大豆的人家很快响应,比种了大豆的还积极。 四阿哥就是在这时候到的,在小院没找着姜舒月,便领着十三来地里找。 果然看见了她。 小姑娘一袭艾青的衣裙,站在干涸的田埂上,好像一株才刚破土的幼苗,稚嫩却坚韧。 她扬起脸,对一群黝黑的庄稼把式说:“这种情况种不了小麦,全都改种春玉米。” 没有一道反驳的声音,众人短暂地愣怔之后纷纷点头。 “四哥,仙女姐姐可真厉害呀!”在十三阿哥幼小的心灵中,大人就是大人,小孩就是小孩,小孩要听大人的话,没见过大人听小孩的话。 还是一群大人听一个小孩的话。 十三阿哥宣布,仙女姐姐是他见过的,最威风的小孩姐。 四阿哥含笑摸着他的头,什么都没说,却是一脸的与有荣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