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炮灰不做工具人 第51节 (第2/3页)
时,不止一次在她家狗盆里看到肉。” 见邱鹏程不是个死脑筋的,顾辛夷满意的点点头:“难受就对了,从现在起你要听我话。待会儿咱们一起去袁家,不准干活,咱们要敞开肚皮吃。要是邱万盛敢动手,你就拿俩搪瓷盆,跑到院子外面,一边敲一边哭诉亲爸偏心。” “啊?还得哭啊,我哭不出来。”青春期的小伙子,正是爱面子的时候,邱鹏程想想那个场景都觉得尴尬。 顾辛夷掐了他背一把:“哭不出来你就大声嚎,反正要绊着邱万盛别让他走,我去化肥厂一趟。” “你去化肥厂干啥?”邱鹏程就像十万个为什么,问题一个接一个。 顾辛夷没解释,语焉不详道:“以后你就知道了,记住待会儿到了袁家,不准干活!我干什么,你在旁边配合着就行。” 第052章 八十年代当牛做马报恩的女儿8-9 姐弟俩风风火火到了县城, 直奔刘芸琴住的地方。 到了大门前,顾辛夷让邱鹏程把自行车支到门外,不急着进门。 百米外有口水井, 每天上午都很热闹, 洗衣裳的、带孩子的老人妇女凑在一起,谈些巷子里的家长里短。 顾辛夷领着邱鹏程到水井边, 搬了块石头坐下,一起在井台边啃干粮。 一个带孩子的大娘, 抬眼看到两人,“嗳了”一声:“你们是刘芸琴家保姆的孩子吧?” 原主一家人到刘芸琴就是埋头干活,从不和邻里街坊打交道。 刘芸琴在邻居的印象里,属于会打扮有点小清高, 懂点文化的单亲妈妈。 袁娇娇一年四季都有新衣裳穿,小手白嫩嫩的连个茧子都没,就像娇小姐一样。 至于常来干活的冯小草, 刘芸琴提起来, 就是一句乡下来的帮干活嫂子。邻里误以为, 冯小草是刘芸琴母女雇的帮工, 更觉母女俩生活富裕, 不像乡下人。 邱万盛常拎着东西探望刘芸琴母女,但从不和冯小草同进同出, 压根儿没几人知道他们是夫妻关系。 偶尔有人问起妻子,邱万盛又是叹气还是摆手,说她不支持报恩, 不愿到袁家来。 哪里是冯小草不愿, 分明是邱万盛怕丢人,不想在人前和冯小草夫妻相称。 这也是后来, 邱万盛丧偶后跟刘芸琴结成夫妻,全是赞美没有骂声的原因。 邱万盛践行诺言,为了回报袁红光的救命之人,照顾恩人遗孀十几年。小儿子和妻子接连去世,邱万盛备受打击,在刘芸琴的开导下走出阴影。 后来刘芸琴得了病,邱万盛不离不弃的在一旁照应,两人走到一起,也算苦尽甘来。 好名声都让他们得了,原主妈顶着小气,不支持丈夫报恩的名声抑郁而终。 所以顾辛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拨乱反正,为原主妈正名。 冯小草拖着病弱的身体,替刘芸琴干活,她还真把自己当贵妇,把冯小草当佣人使唤了。 原主姐弟俩长得的又黑又瘦,衣服上打着补丁,站在袁娇娇旁边,一个是天上月亮,一个是地下泥,被认成保姆家孩子也不意外。 邱鹏程咬了口馒头,瞪大眼反驳:“什么保姆家孩子?我妈不是刘芸琴请的保姆。” 亲妈被误会成保姆,他情绪十分激动。 抱孩子的大娘,一脸惊讶:“你妈不是每个月都要到刘芸琴家里干活,个子长得不高有些驼背,脸膛黑黑的,总穿一身打补丁的粗布衣服。” 旁边洗衣服的小媳妇儿,听到这里,笑着问:“我有印象,那个大婶儿,半月前还领着你一起来井边打过水。” 她抬起沾了泡沫的手,指了指顾辛夷。 “是我妈没错,但我妈不是保姆,她替刘芸琴干过是因为——” 顾辛夷按住邱鹏程肩膀,打断他的话:“大娘,小嫂子,你们都弄错了。唉,常提着礼物去刘芸琴家探望的男人是我亲爸。十多年前,他失手害死了刘芸琴的丈夫。所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