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第1/2页)
兄弟二人很客气地谢了长姐,细细看着手中的墨砚,温晴却只瞟了一眼簪子,就顺手丢给了身边的婢女。 秦氏似乎早已忘记刚才的尴尬,吩咐婆子们摆饭。 温从和难得在家中用膳,三个儿女自然是开心,温晴忙着给父亲不断地布菜,秦氏在一旁柔声劝温晚多吃些,又问她有什么爱吃的尽管告诉她,温晚只是应酬式地点点头,看着他们一家五口其乐融融、慈孝的场景微微有些愣神。 晚膳后,一家人坐下来喝茶。 温从和看了一眼温晚,问道: “在通州都读了些什么书?” 温晚放下茶碗,恭恭敬敬的答道: “禀父亲,读了四书,和《女诫》。” 温从和嗯了一声,点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 温晴闻言,眼珠儿一转,歪着头娇声问道: “妹妹如今也在学《女诫》,正学到‘妇行’篇,最后一句:‘古人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有些不太明白何意,不知可否请教长姐?” 温晚轻咳了两声,面不改色地说道: “不好意思,我,忘了。” 温晴轻笑一声,一脸得意,却被秦氏剜了一眼: “晴儿,不懂规矩!你姐姐奔波了一路,问她这些做什么?明日上学问朱先生不就好了?” 温晚便起身,向温从和福了一福,说道: “父亲,女儿有些乏了,想早些回去歇息。” “去吧!”温从和并未计较太多,向她摆了摆手。 秦氏忙吩咐李嬷嬷领着温晚去溶玉轩,又嘱咐着让她缺什么少什么一定记得与她说,下人们伺候不周也要与她说,千万别把自己当外人。 温晚一面与她客气回应,一面迈步走着,在屋外的檐廊下,温晴娇滴滴的声音传来: “爹爹,女儿不是故意考长姐,女儿只是想看看长姐做为女子,是否与女儿看法一致,谁知长姐竟忘了。” “考也无妨,姐妹间探讨学问,是好事。只怕是,唉……” 温从和叹了口气,只怕是他这个大女儿,根本就没上学。他那位岳丈,通州参将万青山,是个粗鲁的兵痞子,大舅哥是明威将军,均是十足的武夫,听说家中连私学都未设,只请了个教书先生让后辈们识几个字,不敢指望在他家生活多年的女儿能读什么书。 “不说这个了,昊儿过来,为父问问你的功课,可不能及不上晴儿。” 温晚加快了脚步离开,父亲和弟妹们的欢声笑语逐渐远去,似乎,她这个没见过几次面的父亲也有慈爱的一面,只是,她过去没有发现。 第2章 亲事 自从母亲在自己三岁的时候病逝,温晚就被接到了通州,在外祖母宋太夫人的身边长大,父亲只是偶尔外出公干时,会来看看她,在她有限的记忆中,似乎也只有三两次。 温晚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身边的李嬷嬷正热情地与她介绍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