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0章 (第1/2页)
“你想说什么?” 林微之神秘一笑,“爹,现在的学院,太过单一,而且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奔着入仕而去的,多少人名落孙山,从此郁郁寡欢的。” 林微之这么一说,林世平也点头,但自古读书,不就是为了入仕,尤其是普通百姓,读书才有出头之日。 “爹,我觉得,可以开设各种学堂,其实有不少人,读书不是为了入仕,对当官也没有兴趣,不过是如今的社会如此,大部分人只能随大流。” 林世平没有打断她说的话,而是静听她接下来所言。 林微之接着道:“不止启蒙,学四书五经,还可以开设其他学科,例如工匠,食品,纺织,刺绣等等。” 林微之举了几个例子,当然,还有很多门学科,可以在后期慢慢增设,随着林微之侃侃而谈,林世平由震惊变得逐渐平静。 等她说完,林世平才道:“你可知你说的这些,大都不被世人所接受,就拿你所说的工匠。” “这是手艺人,他们是不会轻易把手艺传出,都是代代相传,或者收徒弟,像这般广开学堂教授,他们会觉得被抢了饭碗,如何肯传授出来。” 林微之也知道,想要增设其他学科,难于登天,可难,并不代表不能做。 “爹,可以在京城先行试验,至于教授的先生,工匠可从工部调人,但在京城学出去的学子,必须为朝廷所开设的学堂任职满三年后,才能自行选择是离开自己去开店铺,还是继续留下任职。” 只要有了种子,她相信,星火总会燎原,只要能够坚持。 “此事,你写个折子……” “那什么,爹,我还有事,折子的事就劳烦您了,我先走啦。” 一听写折子,林微之噌地一下从位置上站起来,没等林世平说完话呢,转身就跑了。 看到她这么怕写奏折,林世平无奈地摇头,但还是命人研磨,他得把这样的想法写下来,呈上去。 林微之说得没错,只有百姓多几种谋生的手段,遇上天灾时,也能想到更多的法子,而不是坐地等死,只能等朝廷救援。 毕竟天灾何时降临,谁也无法预料,山高路远,朝廷的救援也不能及时赶到。 在朝廷救援赶到之前,需要的,是他们能够自救,不过想到林微之那些大胆的想法,恐怕没有几十上百年的沉淀,难以看到成效。 但不管怎么说,有的事,就要有人开那个头去做,才能知道,此事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 翌日 林微之让林世平给她请了假,与吕承志带着人前往试验种植杂交水稻的良田。 坐了半天的马车,才抵达目的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