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第2/3页)
纸就是记录了一个大概的思路,所以前面十多页李建高翻的很快。 但渐渐翻到后面,李建高的速度便慢了下来。 从第十三页开始,李建高便发现乔泽已经着手开始将规范场跟riemaan几何建立联系了,这时候已经有完整的证明过程。 看到第二十页,李建高诧异的抬头看了眼乔泽。 发现乔泽正在埋头忙碌自己的事情,他微微甩了甩头,再次继续阅读材料,只是已经没了半点轻松的表情,整个人都开始变得严肃起来。 等翻到第三十二页的时候,李建高看着剩余一摞材料陷入沉思。 这让他忍不住抬起手,挠了挠头,然后直愣愣的看着乔泽,问道:“乔泽啊,你这是什么情况?” “嗯?”乔泽抬头明亮的眼睛看向李建高,微微有些疑惑。 旁边的苏沐橙也好奇的抬起头看向李建高,觉得有些不明所以,李叔怎么嘴唇有些哆嗦,看上去很激动的样子? 乔泽不是说他的研究困在一个地方很久了吗? 难道李叔把困扰乔泽的难题想通了? “不是,你这不是已经有完整证明过程了吗?这题目已经证明完成了吧?怎么没听你说过?难道你觉得证明过程有问题?所以后面是修改的部分?”李建高忍不住问道。 乔泽开口答道:“嗯,证明过程是没问题的。但证明完成之后,我能确定可以做普适性对应证明,这样就能在规范场在riemaan空间几何找到统一性。如果我能把这一点证明出来,就能让下个命题变得简单。后面都是我关于建立两者统一性的思考。” 李建高愣住了,半晌才喃喃问道:“所以你之前总跟我说还没想明白,是想证明任意规范场都有对应的riemaan空间?” 乔泽点了点头:“嗯。” 李建高又问道:“意思是,你在完全证明了一类规范场问题过程中,还写了那两篇关于光刻机跟芯片的论文?” 乔泽再次点了点头,应了声:“嗯。” 不过想了想,他还是补充了句:“思考的间歇写的,因为关于统一性的思考占用了我太多时间,暂时还没太多头绪,所以没耽误太多时间。” 李建高深吸了口气,语气开始变得分外和蔼:“乔泽啊,你觉不觉得有一种可能,这个统一性的推进是个很庞大的命题,你不需要一个人来解决的。” 乔泽微微侧头,看着李建高的目光有些疑惑。 “比如啊,就像我刚才说的,你把之前的证明过程整理成论文,并在论文末尾提出这个问题。这样做相同研究的数学家看到后,说不定也会受到启发,然后他可能会有一些想法,可能跟你交流,也可能会写成论文。这样,大家每个人都为这个论点提供一些思路,不管最终是证明还是证伪,但终归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乔泽,你要相信我,世界上绝大多数数学难题都这样靠群策群力解决的。微积分都是几代人的补充。虽然我知道你的想法很多,很大,但也没必要太过为难自己了,真的。” 最后一句话,李建高语气不止是认真,甚至带上了一丝恳求的味道。 第125章 小目标《数学年刊》 值得庆幸的是,李建高的话,乔泽还是愿意听的。 其实乔泽自己都没意识到,他一直都有跟外界沟通的需求跟渴望。 不同的是,他只需要通过论文的形式去阅读那些数学思想就够了。这样最为简单高效,直指核心。 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升级专属于自己的智能论文助手的原因。 李建高的话让乔泽意识到他的确没必要对着一个问题死磕。 这同样涉及到一个效率问题。 如果他这辈子的目标就是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确可以花时间去慢慢思考。 但建立规范场跟黎曼空间的普适性联系,只是为了解决质量缺口假设这一问题提供数学工具,而解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