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1节 (第3/3页)
“自信点,985的同学肯定看得懂!因为这些都是我的主人撰写的,而且他就是985的同学哦!(我只悄悄告诉你)” “咦?这位双一流在读的同学,有没有一种可能?你其实上了个假的双一流?(仰头大笑)” “豆豆一直都是如此勇的!你们不就是爱我总是孤身走暗巷么?(藐视一切)” …… 如果说微博上是普通吃瓜群众的狂欢,那么当无数乐子人开始@那些官方号,并成功引起了学界注意的时候,仅仅几个教授去瞅上几眼,整个华夏学界便瞬间沸腾了。 传播速度之快,甚至远远超过了普通人对这件事的关注。 毫不夸张的说,当第一位教授在学生的提醒下注意到豆豆的微博后,学界上到院士,下到各个高校跟研究院的教授们、研究员们,电话就没停过。 一个个的微信群更是热闹起来。 连许多国内数理圈会议临时组的群,许久都没人冒泡了,今天也突然热闹起来。 “事大了,快看西林工大整出来的那个豆豆的微博,就是乔泽弄的那个。” “这……老马在吗?我记得老马是在群里吧?@马利群,你赶紧去看看,第一条微博就是关于非局部nirenberg问题的解决方案,你去看看是不是跟你的思路不谋而合了。” “???!!!”六个标点符号足以表达被@出的当事人此时那纠结的心情。 “哈哈,把老马都给整懵了吧?不过别慌,起码你的课题人家点评还是有点意义的,你再去看看第七条微博,直接通过数学方法把双旦的老徐提交的项目贬得一无是处。这样是不是心里好受多了?” “!!!” “这该不能都是乔泽搞出来的事吧?” “不是……你们都不觉得有问题吗?十多个课题,全部挨个点评,甚至给出思路……先抛开这是发什么疯不谈,但还是太夸张了吧?” “有没有一种可能,人工智能已经不止是能分析论文了,甚至进化到可以解决数学问题了?” “不可能!这太夸张了!因果解耦就算能力再强,也不可能通晓数学定理!” “你难道就不觉得如果这是乔泽一个人总结出来的就更夸张了?人的智力总该是有个上限吧?” “疯了,这下真的都要疯了!” “话说这到底为了啥?年少轻狂我能理解,但也不至于这样吧?西林工大也不管管?” “为啥还用说?质疑小李的微博还挂在网上呢!至于西林工大……呵,如果是你们家有这样逆天的学生,你敢说句重话?天下之大,乔泽哪里不能去得?” “……” “呵……总会有人管的,不信等着看吧。” …… “各位,各位,先停一下,普林斯顿研究院传来重磅消息,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确定被证明了,已经通过五位重量级审稿人的审核,全票通过,其中一位审稿人是爱德华·威腾。论文近期就会在《数学年刊》上发布。重点是论文作者是华夏人,今年十九岁。” 群里瞬间安静下来。 半晌才有人冒头:“哪来的消息?你能确定吗?@南风。” “百分之百确定,爱德华·威腾亲自给华科院跟燕北大学好几位院士打了电话,亲口说的。消息应该马上就要传出去了。你们应该也马上能收到消息了。对了,杨老都已经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据说正在跟他普林斯顿研究院的老朋友通电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