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级学霸_第2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5节 (第1/3页)

    ……

    其实本来,学术界的问题传递到网络上是有时效性的,一般会滞后那么一、两天。但这次情况有些特殊,前不久乔泽刚刚在网上分析了诸多杰青课题的问题,热度还没完全散去,昨天人人日报又刚刚发表了一篇关于乔泽的专访,还挂在微博上。

    乔泽的千人报告会规模的确挺大的,本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偏偏这次报告会上还有几百号啥都听不懂,纯粹去体验顶级报告会大学生们,这些混迹网络的主力军在报告会上,虽然听不太懂乔泽讲的那些内容,但拿着新款手机录点视频传到网上却操作得很溜……

    再加上这次报告会参与者们的身份足够高,还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家伙直接把乔泽怒斥会场纪律的视频传到了网络上……

    于是网络上的信息几乎是跳过了发酵阶段,直接火爆起来。

    第196章 结果正确

    任何事情一旦发酵到网络上,一百个人能有一百种解读方法。

    有赞的,有懵的,有批评的,也有质疑的……

    质疑其实没什么不对,因为乔泽自己也很清楚,他距离解决真正的杨-米尔斯理论所提出的质量间歇问题,还有一段路要走。

    所以网上的热议对他来说没有半点影响。

    褒扬也好,骂他没礼貌太过狂傲也好,甚至怀疑这一切是不是哗众取宠也好,乔泽压根都没放在心上,并不止因为他不上网,更因为其实乔泽自己都没意识到,他对于任何“愚蠢”说辞跟行为的耐受性都很强。

    这跟性格无关。

    任何人从初中开始的五、六时间,都被身边人认为有病还懒得反驳,这方面的耐受性都会很强大。

    就好像喻成功说的那句话:“大家认为他有病,他把大家当傻子,另类的双向奔赴而已。”

    只是下午的提问环节,却颇为让他失望。

    没人提出太多有价值的问题。

    好吧……

    也许大家都还等着最终的验证结果,又或者接触超螺旋空间代数的时间还太短暂了,一时间想不到太多有意思的问题。

    倒是有几位大佬询问了几个关于切空间构造的问题。

    问题挺有意义,但乔泽不太想仔细回答。

    依然是极致的理智作祟。

    乔氏切分法当然是有用的,起码在证明杨-米尔斯有解的时候,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对于解决质量间隙问题,意义不大。

    所以虽然这种切分法并不难,但了解的人再多,也不可能对他有什么启迪。

    倒是如果谁能快速弄懂了超螺旋代数空间,也许未来能成为解决质量间隙问题的助益。

    偏偏乔泽也没那个耐心去把整个学说补充完善,只能说功利心强到了极致。

    于是在简单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问答环节便宣告结束。

    失望的感觉更多的其实来自于以己度人……

    其实仔细想想,乔泽从那天做梦来了灵感,到通过建立一个特殊的代数结构,求出了杨-米尔斯方程的通解,也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他竟然希望能通过短短五个小时的讲解,让台下一众上了岁数的大佬们,能理解他的想法,多少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从超螺旋空间代数,到超螺旋场等等一系列命题,不但需要学者们对于近乎所有的代数空间范畴都有极深的造诣,精通数学分析、pde,对微积分、泰勒展开、傅里叶变化等等知识都能融汇贯通,还需要对场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