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7节 (第2/3页)
话的。” 张明睿立刻附和道。 “嗯,就这么办。”周良一锤定音道。 …… 美国,普林斯顿。 当华夏两位大佬级院士觉得乔泽正在隔空跟普林斯顿的学术大佬们眉来眼去的时候,这边的大佬们一觉醒来后也看到了乔泽出的两道题目。 感觉完全不同。 都不知道该不该开心。 看过第一道题,发现乔泽出题模式直接从一维直接上升到高维,自然意味着想要解决这道题复杂性直线上升。 但话又说回来,乔泽出的题目也的确很有意思。 让人不爽的则是,乔泽虽然出了两道题,却没对他们总结出的定理发表任何意见。 这显然不太让人满意。毕竟出题其实只要继续研究,总能慢慢丰富题库,但定理的正确与否却决定了研究的方向是否正确。证明过程是否存在他们忽略了的错漏。 这就真的很气人了。 而当看到第二道题时,也让一众大佬们再次陷入深思。 这是几何? 办公室里,爱德华·威腾根据题目写下了一串公式。 [delta v =int dt left[frac{partial v}{partial mathbf{x}}cdot delta mathbf{x} frac{partial v}{partial (nabla mathbf{x})}cdot nabla(delta mathbf{x})right]] 随后开始沉思,直到门被敲开。 “请进。” “你好,威腾教授。” “彼得?你怎么来了?” “来参加明天下午sarnak教授的在隔壁举办的研讨会。嗯,想要跟你讨论一下,该死的时差让我早上七点才抵达这里。” “哦,坐吧,来杯咖啡?”爱德华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sarnak教授是数论跟数学分析领域的大拿,经常会在隔壁数学系召开一些会议。 不过彼得·舒尔茨这次愿意来参加,大概不只是为了参会。 “好的,最好是欧蕾咖啡,我的确需要提提神。” “只有美式。” “嗯……也行。” 爱德华·威腾站了起来,帮着彼得·舒尔茨接咖啡的时候顺口问了句:“你看到乔出的那两道题了吗?” “是的,刚下飞机就收到了邮件。第二道题很有意思,虽然只是一个最小化问题。我觉得如果用变分法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可以得到一个运动方程,但是……” 没等彼得·舒尔茨说完,爱德华·威腾便接道:“但是问题中的作用量表达式极为复杂,转化后得到的运动方程会相当繁琐。就好像杨-米尔斯方程那样,无法求解。又成为一道世界难题。” 彼得·舒尔茨摊了摊手,一脸无可奈何状。 没办法,事实正如爱德华说的那样。 传统的数学方法来解这种题目,最后得到的只能是一个很复杂的方程。 从四维到六维的最短路线本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 “所以我们还是没能直接从超螺旋空间代数的思路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化繁为简。让这类方程有解开的可能。大概是乔泽用这种方法在提醒我们,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不,我觉得乔大概正忙于创造一个全新的高维几何体系,跟他构架的新代数相辅相成。他是个有野心的家伙。好吧,你应该知道,我说的野心并不是贬义。” 彼得·舒尔茨说完这句话后,两人同时陷入沉默。 直到爱德华·威腾将接好的咖啡放到了他面前,才开口总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